我知道了
教师荐评
温馨之家的完美搭档

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

博雅文学社

八(6)班 顾欣雅

指导老师 郭如桃

“留守”一词,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我很少因此伤心,也从未抱怨过。原因很简单:爸爸妈妈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

爸爸沉默寡言,严肃有余,却总是能带给我欢乐。他的话不多,我想我的性格肯定是遗传于他。虽然从小到大,他并没有打过我几次,但他在我心中的威信一直最高。每当我犯错时,或是考出不理想的成绩时,他不会骂我,但我总是怕他,一个眼神,就足以使我掉下眼泪,我总是不想让他失望。学习上,他对我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中,我却是他忠实的“跟屁虫”。从小到大,我总是喜欢跟在他后面东奔西跑——我喜欢这样!

妈妈恰恰与爸爸相反,她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汉子”。因为爸爸是从事装修行业的,而妈妈,就像是爸爸免费的员工——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妈妈不怕苦不怕累,虽是女子,但丝毫不逊于男子汉。她经常帮爸爸搬板材、做保洁。妈妈外向,正好帮助爸爸“跑活”。于是,我的这对父母在工作上也成了完美的搭档——妈妈接活,爸爸干活。妈妈还做起了代理,她的微信上有许多顾客,自然就有了些需要装修的客户,一举两得。我这个聪明的妈妈,也是与我心灵沟通最多的人。当我心有烦恼,她又由“女汉子”转变为细心温婉的母亲,为我疏导心中的烦恼。如今想来,我可为她添了不少麻烦。

从我小学起,爸妈便在外打工,我和弟弟与奶奶生活在一起。我自幼便知,爸爸妈妈无法在家陪伴我,他们在外赚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儿时的我对此深信不疑。但已渐渐有了自己思想的我却又觉得:父母为了赚钱而导致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孩子生活条件改善了,但缺失了父母的陪伴,这不是得不偿失吗?我陷入了两难之中。

直到学过课文《背影》,我走出了两难。我明白了:爸妈并未与我疏远。父母爱子女的方式有很多种,陪伴只是其中之一。我注意到,上初中的我,有时考试失利,爸爸似乎没有以前那么“苛刻”了。他只是让我分析错误,让我不要再粗心,鼓励我充满信心地迎接考试。有段时间,我的性情变得暴躁起来,总是与奶奶不和,时常发生争吵。妈妈打给我的电话更多了,她比以前更理解我,耐心地疏导我。《背影》让我明白了亲情的重要与可贵,使我懂得要多理解爸妈,而不是单纯地要求他们更多的陪伴。

感谢爸妈,你们这对完美搭档,为我们精心打造出一个温馨的家。

题图作者:常熟市琴湖小学四(1)班 徐歆钰
指导老师 王湘萍

 

亲情,是最真最醇的情感。顾欣雅这篇文章,写出了一个留守孩子对亲情的思考。

曾经,小作者为自己有一对能干的父母而开心而骄傲。虽然他们没有陪在自己身边,但小作者没有半点怨言。因为小作者坚信,爸妈出外工作,是为了家庭的发展,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爸妈不在身边,小作者也能安心地在家学习,努力考出优异成绩,回报父母辛勤的付出。

然而,随着年龄渐长,看到身边同学早晚有爸妈接送,看到同学与父母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景,小作者渐渐心生疑问: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爸妈虽然挣到了钱,却在孩子成长的关键岁月里没有留下陪伴的身影,让孩子成长的记忆里缺失了爸妈陪伴的温馨画面,爸妈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呢?小作者陷入了迷惘。

所幸的是,课文《背影》解开了小作者的心结。小作者准确地感知到了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也学会了站在爸妈的角度来理解他们,之前的疑惑也烟消云散了。父母是爱自己的,只不过爱的方式与其他父母稍有不同而已。作为子女,不应苛求太多,更不应该要求爸妈做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事。

《背影》一文不仅让顾欣雅同学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描述的父爱的浓烈,还解开了自己的心结。这次学习,不仅是一次心灵的熏陶,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也希望天下的留守孩子都能如顾欣雅一样,体谅自己在外奔波的父母。

如果从写作的角度来评论《温馨之家的完美搭档》一文的话,曲折美应该是一个显著的特色。接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初衷——怀疑父母外出打工的做法——体谅父母的苦衷。小作者内心波澜丛生,文章也因而摇曳生姿,耐人寻味。   

——点评老师 郭如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