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学生作文再次获奖、同学们保持着课外阅读的好习惯……看到新疆克州乌恰县实验小学三(2)班班级群里的这些信息,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刘芬老师倍感欣慰。年前从新疆支教回来后,刘老师心里就一直牵挂着那里的孩子,“想他们时,我会跟那里班上的班主任视频,在屏幕里看看大家。”
一字一句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2018年秋季开学前,上有老下有小的刘芬老师响应国家援疆号召,怀着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去往乌恰县实验小学支教。她带的二(2)班全是少数民族学生,面对语言交流障碍、学生基础差等问题,有着二十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刘老师动了不少脑筋。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一遍遍引导纠正,课外领读儿歌、古诗。刘老师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同学们渐渐爱上了语文课。在学校写字、阅读各项比赛中,二(2)班的同学们每次都名列前茅。
刘老师还用书法艺术来激发同学们学习汉语的热情。她主动要求担任学校书法社团的辅导老师,每周增加两节课,教孩子学写隶书。从演示笔画到临摹单个字,再到尝试书写作品,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多名同学的作品被张贴展示,信心和兴趣倍增。随刘老师学习书法一年多的玛纳斯·买买提艾则孜同学深有体会地说:“学习书法让我感受到了汉字独特的艺术魅力,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股暖流在师生间流淌
天山南麓的边陲小城乌恰县,是我国最晚送走落日的地方。这里经济条件落后,许多孩子家庭比较贫困,缺少学习用品,刘老师就为他们准备好铅笔、本子、橡皮等。为了让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援疆一年多,她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家访,几乎走遍了整个乌恰县。这里地广人稀,每次家访几名学生,就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玉米提别克·吾山同学的爸爸去世了,全家5口人全靠妈妈一人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刘老师帮他申请到“王诤研究会援疆助学金”,为这个困难家庭雪中送炭。得知单亲家庭的买迪娜·吐鲁木西要过生日了,刘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布置教室、买来蛋糕、准备礼物,让她感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温暖。一件件暖心的事,感动着学生和家长,也让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了。买迪娜说:“刘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亲,我们都很喜欢她。”
授人以渔让爱接力传承
刘老师知道,自己的支教生活终究会结束,给新疆的孩子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才是最重要的。作为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她一去便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语文工作室,带领来自三所学校的十多位语文老师,围绕《快乐表达,提升民族学生学习国语的能力》等课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抓紧培养本地老师自身的造血能力。多名青年教师也在她的帮助下迅速成长。朱马古丽·艾司买提老师在刘芬的引领下,成长为州级工作室新的带头人。
一年半时间里,刘老师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扎实、为人和善,给当地老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受过她帮助的老师更是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居马比老师说:“参加工作以来,没有谁像刘老师这样对我倾囊相授,全心全意帮助我,一想到刘老师,我心里就很暖。”临别之时,朱马古丽老师对这位亦师亦友的大姐依依不舍:“在我心中您很伟大,您永远是我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