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王启民: 新时期的“铁人”

王启民是我国著名的石油专家。60年来,他依靠科技创新挑战油田开发极限,为大庆油田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的开发奇迹。前年和去年,王启民先后荣获了“改革先锋”、“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石油闯将”为国献青春

1961年8月,王启民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便来到大庆油田,立志为祖国石油工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当时的大庆,条件非常艰苦,王启民和石油工人们一起住地窨子、吃窝窝头,风吹日晒、爬冰卧雪,一心一意搞会战、探油田。

然而,火热的会战却被苏联专家泼了冷水:“中国技术落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这么复杂的大型陆相油田。”

王启民说:“铁人王进喜说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一定要甩掉贫油帽子。”于是他和同伴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决心:“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闯将在此”。“闯字里的‘马’我们故意写得很大,来表达我们的决心——一定要闯出天下一流的开发水平,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

从此,王启民与大庆油田的命运紧密相连,探索油田开发规律的使命成为他人生中永恒的课题。油田开发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留下了他智慧的结晶。

跳进“高科技泥浆池”

王启民常说:“老铁人是艰苦创业,我们科技工作者要艰苦创新。”带着自发的使命感,60年来,王启民一次次跳进油田开发的“高科技泥浆池”中。

油田开发初期,由于缺少经验,采取的是国际通行的“均衡开采”理论。这导致油井含水率上升、原油产量下降,大庆油田的命运面临严峻考验。

“怎么办?光坐在办公室里搞理论不行,要到一线去。”为摸清地下油水分布规律,王启民和几个同伴拿起行李卷来到荒原一线。他们白天揣上窝窝头,到井上观察、获取资料,晚上进行分析比较,画油水变化曲线,写情况反映,并且自己刻蜡纸、油印报表,一干就是大半夜。当时粮食定量低,他们饿了就煮几块白菜叶子,蘸上大酱充饥,困了就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夏天,蚊虫成群,一巴掌下去,满手是血点;冬季,帐篷里结满了冰溜,冻得人直打寒战。

由于条件恶劣,加上过度劳累,王启民的风湿病越来越重,疼痛难忍,手指头也不听使唤,连鞋带都系不上。大夫说他得的是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终身难以治愈。然而王启民没有过多考虑自己的病情,而是更加珍惜时间。

攻克石油“哥德巴赫猜想”

有“铁人精神”的鼓舞,王启民和同伴们把大庆油田中区西部9平方公里的试验区当作“战场”,在油田的地层夹缝里、在油和水之间,在一排排井口之间,整整摸索了10年。他们先后采集、分析了近1000多万个数据,成功绘制了油田第一张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揭示了油田各个含水期的基本规律,创造出“分层开采,接替稳产”新模式,增加储量近10亿吨。他们提出的“非均质”理论挑战国际权威理论,“闯”出了大庆油田自主开发的科技之路。

接下来,王启民再次挑战极限,突破禁区,用7年时间,通过对1500多口井进行地质解剖、分析,4个试验区45口井的试油、试采,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薄差油层开发技术,开启了地层深处沉寂了亿万年的被认为无法开采的表外储层石油宝藏的大门,实现了变废为宝,累计为油田新增石油地质储量约7亿吨。有人说,这等于是攻克了石油开采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从“石油之子”到“国之脊梁”,王启民用铁人般的意志使大庆油田一次次攀上产量高峰,也用铁人般的意志打造了一个永不枯竭的精神“高产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