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初三(8)班 范傲阳
指导老师 陈思瑶
小时候,
餐桌是一个盈满肉香的圆,
我在这头,
外婆也在这头。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淋上酱油,熬上几个时辰,撒上青翠的葱花,一舀一盛间,色香味俱全的招牌红烧肉出锅上餐桌了。
红烧肉是外婆的拿手菜,是我们家著名的镇桌之宝。忙碌了一天的一家老小,坐在餐桌前,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这热气腾腾的家伙,不经意间,冒尖如小山头的饭碗上,已经铺满了家人们互相夹的各色菜式,红汤渗入米饭里,点上了精彩的酱色,餐桌上也不小心溅上了汤汁,循着酱迹看去,是外婆微微的笑意。就这样,经常一碗不够,两碗也不嫌多,餐桌上永恒不变的青边碗里留下了记忆中的肉香。
后来啊,
餐桌是一块空荡荡的大木板,
和一块病床上支起的小方桌。
我在这头,
外婆在那头。
外婆住进了医院,家里的掌厨变成了妈妈。也许是希望外婆在医院也能有家的感觉,妈妈特意学做了红烧肉。从此,厨房里总能看见妈妈的身影,她先是跟着网上学,还时不时向外公请教,只为曾经餐桌上的一道红烧肉。
走到餐桌前,爸妈已经动筷,丝毫没有理会我。我望向空荡荡的饭碗,才发觉餐桌上少了一个给我盛饭的人,“看什么呢,自己盛饭,抓紧时间,等会儿还要去给你外婆送饭。”电饭锅里的饭虽然是热的,但碗却是冷的。
一通乱塞后,餐桌上一派狼藉,但已经没时间收拾。妈妈赶去厨房,拿起饭盒,拉着我的手就往外跑。医院里的外婆,穿着洗得发白的病号服,颓然伏在病床上摇起来的小桌板上,在等着我们送来的一餐病号饭。
而现在,
餐桌是一片盛满思念的祭台,
我在这头,
外婆在那头。
又是一年清明。
餐桌上插了香,摆了红烛。纹丝不动的青边碗里,是妈妈特意准备的红烧肉,但我却嗅不到,吃不到,只是这酱红的颜色,不禁让人往餐桌的西北角望去,却看不到那个想看的人。蓦然惊觉,想找的人,在餐桌的上头,那黑漆漆的相框里,熟悉的笑容。
餐桌上少了一双筷子,少了一碗饭,少了一道菜,而餐桌的一隅,少了一个心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