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我们的劳动新常态

本报记者 郭 瑞  通讯员 江莉倩 陈 辅

校内有人人争抢的劳动岗位,校外有专业化的综合实践基地群,大专院校提供丰富的职业体验项目,常州市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大力推进贯通学段、贯穿家校社的劳动教育,校园内外日渐形成常态化的浓厚的劳动氛围。今年4月,常州获批全国首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在国家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背景下,同学们对劳动和求知关系的认识、家长和社会对成才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图为金坛区段玉裁小学的同学们走进田间地头收割水稻体验农忙。

图为经开区初级中学同学们在太湖湾教育大营地开展茶艺(上)、智创空间(下)劳动体验活动。

校园基地里争相出力

“双减”政策下作业量减少了,但常州市武进区采菱小学五(4)班王明朗更“忙”了,“课间要去‘清菊园’查看亲手种下的蔬菜的长势,还要去‘创客研究院’用电脑对校内的植物和水系进行远程管理。”采菱小学充分利用校内空间,为同学们打造“三院三园”(城南小书院、创客研究院、知乎探究院;环保园、百草园、清菊园)实践基地,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劳动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不是劳动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劳动,体力和脑力劳动都是劳动。”王明朗将来想成为一名程序员,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效率。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常州市政府办印发《常州市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中小学注重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实践教育,在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劳动实践类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开设劳动实践类校本课程,为学生创设各类劳动实践岗位,布置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作业,大力表彰积极参加劳动实践的学生,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的校园文化。

每天午餐时间,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的食堂里秩序井然,一个个“小红帽”志愿者系着围裙忙碌其间,分发饭盒、督促“光盘”、擦拭桌面……学校把“食堂”变成“学堂”,开展食育岗位体验活动,引导同学们做生活小能手,在劳动中提升自我。“我现在不仅能自己动手做饭,还能帮父母做各种家务。”一个学期的食堂岗位体验,五(5)班陈晟轩体会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生活自理能力也更强了,他还被评为2021年常州劳动实践优秀学生。

社会课堂中知行合一

上周末,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小学的一群红领巾走进田间地头,变身小农夫收割金灿灿的稻谷。“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和颗颗饱满的稻穗,我们有一种丰收的喜悦,都忍不住一试身手。”三(2)班陈璟睿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学会了收割,可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姿势不一会就让他累得直不起腰。“大家伙都干得热火朝天,喊口号的声音也更响亮了。”陈璟睿发现劳动虽然累,但过程很快乐,对“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也有了不一样的体悟。

由于学校受场地、师资限制,常州市把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作为加强劳动教育的补充,不断丰富劳动元素和劳动教育内涵,建立了“农业+”、“工业+”、“科技+”、“生态+”、“企业+”等各行业劳动实践基地,目前已挂牌98个市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根据学龄不同,全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不同的校外研学实践课时。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常州市打造了一座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的太湖湾教育大营地,五大教育板块之一的劳动基地配备了23个专业工坊,能同时容纳1000多名学生动手操作。不仅有传统的茶艺、插花、陶艺、木工等非遗项目,还有3D打印、编程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课程。同学们在这里吃住两天半,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沉浸式体验生产、生活、服务等各种劳动场景。选修“智创未来”课的常州经开区初级中学八(1)班龚文雨觉得,营地课程为自己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智能机器人是新兴科技,我从学会组装到简单编程,会因为完成机器人的一个小小动作而激动不已,感谢学校和营地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职业梦想从这里启航

“我现在是一名茶艺师啦!”经过一天的学习和实训,金坛区水北中学八(3)班赵雨欣拿到“小小茶艺师”证书。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充分考虑中小学生对职业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开发了“大国小工匠”“未来工程师”“小小电商”等数十个职业体验课程,吸引了一批批中学生前来探寻和体验。“持证上岗”的赵雨欣决定以后家里来了客人,就拿出茶道技艺招待他们。

劳动教育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土壤,更播下了未来职业意愿的种子。常州市立足学生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发挥本地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为中小学生提供职业技能类实践体验服务,鼓励不同学龄段学生分别参加侧重于职业感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体验活动。今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从小培养学生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力。

“劳动是平等的,职业没有贵贱之分。”武进区遥观初级中学八(4)班李言说,父母十分支持自己多开展职业体验,也经常鼓励他树立职业理想,在求学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我爸爸说,常州是全国领先的产业之城、智造之都,对技能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将来凭借一技之长,我一定能更好地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劳动,伴随人的一生。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只要创造劳动实践的条件、机会、时间,同学们一定能在劳动中追逐梦想、挥洒汗水、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