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致敬恩师

能拥有一位“高三班主任”母亲,或许让周围的小伙伴羡慕极了,然而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在陆诗涵眼里“母亲熟悉又陌生”,她将爱和时间给了她班里的“那些孩子们”。新学期开启,好多学科要换新老师,是不是有点担心不适应?遇到一位幽默风趣,有着特殊技能“火眼金睛”的语文老师,让江欣悦超级佩服,更喜欢上了语文。学好语文重在积累,王思棋的语文老师带头与同学们一起“积累”,这方法大家不妨一试哟!都说“严师出高徒”,成梓涵的这位“硬核”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真是事无巨细、尽心尽责。被老师请去办公室“喝茶”,这样的经历或许同学们也体验过,翟梓旭写出了那份胆战心惊,语言风趣。致敬躬耕教坛的老师!感谢你们的默默奉献,你们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你的朋友 高 丹

您的眼睛总有一股魔力

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六(1)班 陆诗涵

指导老师 侯蓉华

我的母亲是高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更准确一点来说,是高三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每当我向周围的小伙伴描述母亲的职业时,伴随而来的是“哇哇哇”的惊叹声,然后作出“判断”——“那你的数学一定学得非常棒。”“遇到难题,你妈妈随时会向你伸出援手。”……

每次听完小伙伴的赞叹,我只能笑一笑。因为每天母亲和我见面的时间真的可用分秒计,更谈不上辅导我的功课。早上,我起床时,母亲早已披着一身朝阳去学校陪伴她的那些孩子们早读了;傍晚,我放学回家,她还在学校陪伴她的那些孩子们晚自习……母亲,于我而言,远不及奶奶那么亲近。

偶尔晚上七点,母亲伴着一身清冷的月色,带着一脸疲惫回到家,坐下来,双手无力地垂着,头靠着沙发,歪在一边发一会儿愣,此时此刻应该是她最放松的时候……而我不忍打扰母亲,但不到五分钟,她轻轻地走到我旁边,温柔地问:“涵涵,最近状态怎么样?有需要我帮忙的吗?”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的眼睛总有一股魔力,笑盈盈、亮晶晶。

深深地记得,第一次看见母亲上课的模样。那天我有事来到母亲工作的学校,此刻的她正在给哥哥姐姐们上课:只见她右手拿着笔在黑板上潇洒地写着一些我看不懂的数学符号,左手不停地比划着,还说着我听不懂的数学术语,哥哥姐姐们跟随她的节奏活跃地互动。突然,母亲和她的孩子们一起笑了。我又习惯地盯着母亲的眼睛,还是那样笑盈盈、亮晶晶……好似有一股力量。

现在,每当看到一脸倦容、窝在沙发上休息的母亲,我总会给她递上一杯水,然后轻轻地走到书桌前,独自完成自己的事。但是,眼前又浮现出那站在讲台前、激情洋溢、自信笃定的母亲,这就是我熟悉又陌生的母亲,是我学习的动力和榜样。我很自豪我有这样的母亲——高三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火眼金睛”孙老师

常熟市张青莲小学六(3)班 江欣悦

指导老师 孙丽月

升入六年级,语数英三门学科都换了新老师,我最喜欢教我们语文的孙老师了。

第一堂语文课上,孙老师就幽默地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孙悟空的传人,拥有特殊技能——火眼金睛。据孙老师介绍,她的眼睛可敏锐了,可以看见每一件细微小事,比如有同学做小动作啦,和同学窃窃私语啦,甚至一秒钟的发呆走神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

就拿开学初的那堂语文课来说吧,孙老师正绘声绘色地讲着,我们听得聚精会神。“调皮鬼”任同学悄悄拿出一张纸,画起了他的“杰作”。这个小动作一下子就被孙老师发现了,孙老师瞪了一眼任同学,可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孙老师一边继续讲课,一边轻轻地走过去,不动声色地拿走了他的“大作”。任同学终于抬头看见了老师,一下子涨红了脸,羞愧地低下了头。而我们亲爱的孙老师只是摸了摸他的头,继续讲课。任同学立刻认真听讲了。你们瞧,孙老师的“火眼金睛”够厉害吧!

再来说说孙老师那刻在骨子里的幽默吧!每堂语文课,教室里都会传出阵阵笑声,孙老师会不定时地“邀请”一位“幸运观众”来做课堂上生动的例子,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她时不时还会冒出一两句调侃的话语,或者与课文内容关联的笑话,逗得我们前仰后合。孙老师讲到一词多义,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下,同一个词语有不同的意思,老师说了一个关于“方便”的笑话,我们听了都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我们也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

孙老师还幽默地说:“学习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可不能学孙悟空那样腾云驾雾哦!”

这就是我的新老师,一位幽默风趣、别具一格的语文老师。你们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反正,我是超级喜欢语文课,超级佩服孙老师的!

 

语文老师的口头禅

东台市富安镇富东学校

八(1)班 王思棋

指导老师 吴小进

“今天,你积累了没有?”这是我敬佩的语文老师老吴,在语文课上的口头禅。

老吴最重视的就是“语文积累”,开学第一天就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语文积累本”。

上老吴的语文课,得随时接受他的检查,“你的积累本呢?”“这个得写下来!”“很好,积累得很全面嘛。”他不但对我们有这样的要求,自己也有“积累本”,从基本的字词、成语的积累,到课外文言文、古诗词……厚厚的几大本,上面还用红黑笔圈点勾画,做批注。

在他的影响下,我不知不觉就写了半本,原来零散的知识碎片,经过老吴的指点,变得更加系统。“古代诗歌分类积累卡”,让我在赏析诗词时,轻松自如;“词性积累卡”,让我将语法掌握得更加牢固;“纪年法、称谓、科举制度”等积累卡,让我在阅读文言文时,游刃有余……“积累本”让我们语文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还进行积累大比拼。老吴得意地笑了,对我们伸出大拇指。

最近,老吴又提出了“作文素材积累本”,怎么搞?我们议论纷纷。“平时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刷视频……收集到的好的生活素材,都可以写到积累本上。到写作时,手中有‘米’,心中不慌。”是这样的啊,哈哈,这个不难哦!“提醒注意,采用‘活页纸’。”一个星期不到,我们就收集了一大堆素材,老吴又提新要求,“可以将收集到的素材,提炼出主题,写下可以适用的话题,然后分类、集合,做好目录。”明白了,活页纸可以更好地调整、组合。老吴,真有你的!

这不,同桌思颖将假期中与家人一起做农活的事情写成了《掰玉米》,得到老吴的表扬;小斌同学阅读《三国演义》,有感而发的《“三国”随想》发表在作文杂志上……这些榜样事迹点燃了我们写作的激情。

老吴同我们一起学语文、做积累,聊生活、谈作文,读古文、学做人……这样的老师真的让我敬佩。

 

“硬核”班主任

如东县双甸中学初三(3)班 成梓涵

指导老师 陆建胜

“上课别做小动作!”……听听,这声音,这语气,肯定是班主任盛老师大驾光临。

想起两年前初见时,他一身黑衣,犀利的目光,紧闭的双唇,让我们倒吸一口凉气,完了,碰上了一位“硬核”班主任!而事实是否如此呢?

“Who are you?”英语课上,盛老师抛出问题,让我们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纷纷举起手。“OK,you please.”盛老师点起一位同学,而那位仁兄自信满满地站起来:“I'm Mr.Song.”盛老师面露笑容,竟伸出手,跟他握手,还一口一个“Mr.Song”,那温柔和善的态度,让我们不禁怀疑,难道这位班主任一点也不凶?

地理课上,一道黑影一闪,停在了后窗边,随后悄然离去。下课铃打响,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刚才上课时,盛老师是不是来了啊?”果然,盛老师板着脸走进教室,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刚刚地理课时,怎么没这么老实?”……直到教下节课的数学老师站在教室门口,这场风暴才算落幕。只不过往后的日子里,那道黑影的出场率直线飙升。

要我说,盛老师“管闲事”的本事,在班主任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不,晨跑时,其他班主任在操场悠闲地站着,而他,则一直跟在我们身后,一边跑,一边喊:“动作不标准,队伍不整齐!”他甚至提醒我:“成梓涵呀,你太瘦弱了,要加强锻炼!拥有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这不,上体育课时,男生们做引体向上,表情痛苦,没做几个就掉下来了。再看盛老师,一连做了20个,脸不红气不喘!男生们惊叹不已,连体育老师都啧啧称赞。

不知不觉中,盛老师,您已经教我们两年了!我忘不了月考成绩不好时,您对我说:“别泄气,支棱起来!”我忘不了每天中午吃饭时,您和我们一起到食堂,一探究竟中午吃的啥;我忘不了每周五放学后,您骑着小电驴在大街上“巡逻”,担心我们闲逛不回家……不得不说,有这么一位“硬核”班主任,确实很头疼,不过,在您目光的逼视下,我们班越来越好了!

 

老师请我去“喝茶”

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四(6)班 翟梓旭

指导老师 张洪业

课间,教室里可热闹了。我和周围同学谈天说地,一派不亦乐乎。

只见米同学把门猛地一推,闯进教室,冲到讲台边才刹住车,双手呈喇叭状,大喊道:“翟梓旭,陈老师请你去办公室喝茶。”我伸头看了看走廊尽头的办公室,又看了看嬉皮笑脸的米同学。怀疑自己听错了,问道:“你刚才说什么?”米同学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陈老师请你喝茶,快去吧,别让老师久等。”找我,而且是去办公室,肯定不会是小事。我一时还没回过神来,米同学又扯开了嗓子,催道:“去吧,去吧!”

我一路狂奔到了办公室门口,举在半空准备敲门的手一下子又收了回来。到底是什么事?米同学不会假传圣旨吧?我一时间在原地踱起了步。怎么办?我怎么跑得这么快呀!办公室还有那么多老师呢,万一被批评,那我不就尴尬了吗?“吱呀!”门开了,抬头一看,是英语老师:“翟梓旭,你来啦,陈老师已经等你好久了。”

我慢慢挪进办公室,轻轻掩上门,就再也挪不动步了,小声地喊了一声:“报告!”陈老师把埋在作业堆里的头抬起来,扶了一下眼镜,面带微笑,右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过来”:“翟梓旭,你来了,来坐这儿。”说着,陈老师把办公桌旁的凳子抽出来,掸了掸,示意我坐下。陈老师从作业堆最上面拿出我的作业:“翟梓旭,你连最简单的应用题都不会了,这种题千万不能囫囵吞枣……来,我们一起看看这种题型怎么解答……”

办公室的时钟,不知疲倦地一圈一圈地走着,陈老师一步一步地讲解着,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还停下来一再确认我是否听懂了,才继续讲下去。此刻,我觉得陈老师的声音是如此动听,我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她的课堂有“魔力”(儿童画)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坎园路校区

二(5)班 张柏顺

指导老师 顾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