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分工明确的白蚁“社会”

汪泓江

每年五月,在天气闷热的某个夜晚,会有一种神秘的昆虫倾巢而出,密密麻麻地朝着灯光飞来,然后黑色的翅膀散落一地。它们的学名叫“黑翅土白蚁”,是白蚁大家族中的一个类群。但大家要搞清楚的是,白蚁虽然有“白蚂蚁”之名,却是和蚂蚁完全不同的两类昆虫。

黑翅土白蚁属于社会性昆虫。为什么和社会性挂上钩?这是因为在日常的群聚活动中,它也有着明确的分工,这和人类社会很相似。黑翅土白蚁,顾名思义,是栖息在泥土中的。如果挖开一个黑翅土白蚁的巢穴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由于分工不同,蚁群中的土白蚁个体的长相也不尽相同——用昆虫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说它们是有品级之分的,可分为繁殖蚁、工蚁、兵蚁和幼蚁。繁殖蚁中雌的叫“蚁后”,雄的叫“蚁王”,二者负责生殖繁衍后代,体形较大些。工蚁负责取食、汲水、筑巢、修路、照料幼蚁,遇到紧急情况时,工蚁还会一起出力,抬着肥胖的、跑不动路的蚁后逃跑。兵蚁好比“安保人员”,负责保护整个巢穴的安全,包括护卫工蚁外出取食,随时准备和蚂蚁等来犯之敌作战;兵蚁的上颚发达,像把钳子,可以咬住对方;它还有一个秘密“化学武器”,即身体能分泌出一种液体,散发出一种怪味,使“外敌”难以忍受而逃之夭夭。

我们常常会看到有泥土层“敷”在树干上,这就是工蚁的杰作!揭开这层“泥被”,会看到密密麻麻的工蚁你上我下,队列有序不乱,不停地在赶路,原来它们到树干上来是取食死树皮的——白蚁的肠道菌群很特别,能够消化木质纤维。

成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的“蚁”就是指黑翅土白蚁。工蚁把巢穴筑在堤坝上,然后又开出四通八达的“蚁路”,很容易酿成堤坝渗水、大坝决堤的后患。

(本栏目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