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智锐”农具,收获科创一等奖

本报记者 张玫莹

每到秋收时节,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六(3)班郭智锐都会回老家,帮爷爷奶奶干农活,“我常要帮爷爷奶奶筛花生、大豆和玉米。将杂质和粮食筛开,需要用三到四种不同规格的筛子和铲子,可麻烦了!想偷懒少换筛子、铲子,就会筛不干净。”换不同的筛铲耗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干完活后,大大小小的筛子和铲子收纳时又很占地方。郭智锐琢磨着:“如果有一种筛子,既能筛又能铲,还能控制筛网的大小,那该多好啊!”于是,他萌生了设计一款“组合式多规格过滤筛铲”的想法。

郭智锐想到在学校的创客社团学习过磁铁的妙用,“把磁铁安装在手柄上,将筛子和铲子制作成可以磁吸在手柄上更换的零部件,可不可以呢?”说干就干,画设计图,购买原材料,制作筛铲部件,给手柄和筛铲安装强磁铁……一个月的时间,郭智锐将设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新式筛铲刚做好,他马上请奶奶试用。他发现,奶奶每次使用筛子,都放弃握手柄,而是直接用手抓住筛子的两边用力。这让郭智锐感到疑惑。为了弄清楚原因,他亲自上手试用,发现是因为手柄与地面的夹角过大,结果握住手柄,筛子用起来很吃力。为了提升使用小发明的方便度,郭智锐向数学老师借来大号量角器,反复测试,最终将手柄与地面的夹角确定为20度。

在第35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赛场上,郭智锐的“组合式多规格过滤筛铲”在众多科技感十足的小发明中脱颖而出。评委们称赞他的小发明提高了筛铲操作的便捷性和使用效率,节省了更换筛网的时间、人力和工具成本,授予这个小发明一等奖。从方便干农活和给奶奶“省腰”出发,郭智锐将冷冰冰的“铁疙瘩”变得有“人情味”了。现在郭智锐又在进一步思考将手柄和筛铲的连接方式从磁铁改成更巧妙的卡扣,并用铝材代替不锈钢,从而让“组合式多规格过滤筛铲”更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