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蔷薇开
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区 四(2)班 钱馨玥
指导老师 朱玉英
四月份的校园,是蔷薇花的世界。
来到操场,你往北边望,就会被那一片美丽的花海吸引。远远看去,那仿佛是被最灵巧的设计师一块一块精心安装到围墙上去似的,浓绿的叶丛是她的底色,粉红的花朵是点缀其间的精灵,美得简直不敢眨眼,生怕错过一瞬。
夺目的美景聚焦了视线,让你忍不住向她靠近:一片一片油绿的叶子,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星星点点的花朵在绿叶上跳动,真是“绿肥红瘦”的一幅美景。一朵朵花蕊中,不时有一只只蜜蜂飞来,仿佛在与花朵分享趣事;蝴蝶掠过,似乎在赞美花朵的馨香;微风轻拂,宛如在与花朵窃窃私语。蔷薇花的香,穿越操场,掠过人群,吹散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这花香,蜜蜂知道,蝴蝶知道,微风也知道。花香弥漫的午后,我甚至幻想,若是雨天,蜜蜂和蝴蝶应该就会在这些花蕊里避雨吧!如果蜜蜂、蝴蝶一起玩捉迷藏,这里应该就是它们最佳的藏身处吧……
此情此景,定要记录下来。悠闲的你,可以拿出画笔,静静地站在蔷薇花前,把一花一瓣、一叶一脉,呈现在你的画卷上;匆忙的你,可以用相机“咔嚓咔嚓”,定格下这美妙的世界。而我,早已沉醉于这盛大的美景,情不自禁地投身这蔷薇的海洋,和她来几张形态各异的美照。
蔷薇花很美,但你可不能动歪念,她的茎上长满了密密的刺,稍不留神,就会被她“咬”上一口,到那时,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哦!
这么美的蔷薇花,花期却只有一周,她以最绚烂的姿态绽放,绚烂而热烈,我赞美,我敬佩——纵然时光易逝,蔷薇花也全力以赴地盛开!
从土灶香,到刷脸吃饭的爽!
东台市富安镇富东学校燕喃文学社 崔 双
指导老师 许德华
太爷爷,我父亲的爷爷,住在乡下。一栋老式的二层小楼,楼上楼下各三间,宽敞却也冷清。
放假第二天,爸爸提议:“双,你收拾收拾,回乡陪陪太爷爷。”
坐高铁一个多小时就到离家最近的车站,再换乘城乡公交,当我在离老家不到一里地的公交站台下车时,太爷爷已经在站台候着了。
都说隔辈亲,我和太爷爷隔了两辈,自然更亲。太爷爷骑着电动三轮车来接我,乐呵呵地:“双双,晚饭想吃啥?”
“还是老规矩,麻虾炖草鸡蛋,青椒炒肉丝!”老家的土灶烧出来的菜格外香,让我胃口大开。太爷爷抿着小酒,笑眯眯地看着我吃,目光中盈满了慈爱。
老家的夜晚宁静安详,让我的心也跟着沉静下来。第二天,睡到自然醒。走到院子里,发现太爷爷已经把院落打扫干净,正在喂他的鸡呀,鸭呀,羊呀。
吃完早饭,太爷爷收拾着碗筷,我刚要上楼写作业,太爷爷对我说:“双啊,中饭我们到村里食堂吃。”
村里的食堂,啥情况?村里居然还有食堂!太爷爷看到我疑惑的表情,接着说:“现在农村老人可享福了,村里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0岁以上的老人在那吃饭不要钱。我已经打过电话,订了两份,你吃饭的钱,从我的卡里扣,我们乡下也用上了高科技——刷脸吃饭!”
11点30分,坐上太爷爷的小电驴,不一会儿就到了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别说,就餐环境温馨舒适,伙食分量适中,荤素搭配,清淡又鲜美。太爷爷边吃边和熟人聊天。“双啊,你先回家吧,我在这儿打几局牌!”
吃晚饭时,太爷爷说:“明天轮到我理发了。你看看,共产党把我们这些老人照顾得多好,80岁以上的人,政府安排人上门免费理发,还帮忙打扫卫生!坐在家里就能领尊老金,又是免费体检,这日子啊,真好!”
“太爷爷,您这么大年纪,该享享福了。听我爷爷说,你们这辈人,挑过河,挖过沟,交过公粮,修过路……”
“双啊,你想想,哪个朝代哪个国家,像共产党这样对老百姓好呢!”太爷爷抿一口小酒,朗声笑着,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现在,咱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甜!”空气中都飘着幸福的味道。
青砖黛瓦间触摸历史
徐州市解放路小学三(3)班 赵馨惠
指导老师 董妍彤
穿过高大的石牌坊,眼前豁然开朗:青砖灰瓦的明清院落错落有致,石板路蜿蜒曲折。
江苏师范大学王乔教授指着一堵斑驳的老墙说:“这些砖石里藏着徐州漕运文化的密码。”原来,回龙窝曾是水运要道。我们轻轻抚摸墙上的拴马石,指尖传来粗粝的触感。
“回龙窝是徐州一处古民居区,遍布深宅大院……俗称‘回流涡’,后谐音美化为‘回龙窝’。”王教授解释道。
最让我们惊叹的是“城墙博物馆”。一段明代古城墙遗址被完整保留在玻璃展柜下,夯土层的纹路清晰可见。我蹲下身,盯着城墙缝隙里的一枚铜钱惊呼:“这可是真正的‘文物’呀!”王教授笑着补充,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徐州“城下城”历史的见证。
微风拂过,花瓣飘落。拐进幽静的“回龙窝十八巷”,木格窗棂间飘来阵阵甜香。原来是一家老字号糖画铺子,老师傅手腕轻转,金黄的糖浆瞬间化作腾飞的凤凰,引得我们连连赞叹。沿街的文创店里,剪纸、香包等非遗作品令人眼花缭乱,小伙伴邵华楠捧着徐州特色“泥叫虎”,爱不释手:“我要把这份‘徐州味道’带回家!”
在“清和园”茶馆,我们聆听了一场独具韵味的“徐州琴书”。白发艺人手持月琴,唱腔悠扬,窗外阳光斜照,茶香与琴韵交融。王教授翻着手稿解释道:“这曲调里融合了黄河故道的号子声。”
站在“红色记忆馆”前,我们肃然起敬。这里“讲述”着抗战时期徐州民众支援前线的故事。看到泛黄的《新华日报》上刊登的小学生募捐新闻时,我的心头为之一震:“原来我们的前辈也曾用笔记录时代!”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抚摸着采访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心中涌动着无限自豪:这些青砖黛瓦不仅诉说着过去,更提醒着我们——守护城市文脉,就是守护我们的根与魂。
游戏疗法,快乐的团辅课
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六(3)班 褚睿琪
指导老师 殷丽华
午后,灰色的云层铺满天空,窗外那棵粉色李树的树枝低垂着……
“叮铃铃——”清脆的上课铃打破了这片静谧。邹老师走进教室,微笑着说:“今天,咱们上一堂心理团辅课。”
第一个热身游戏叫“大风吹”。邹老师宣布:“游戏开始!大风吹,吹什么?吹穿黑鞋子的人。”我低头一看,自己正穿着黑鞋,一个箭步冲向空位,老师也在一旁坐下。一番激烈争抢后,崇同学没能抢到椅子。邹老师笑着说:“表演个节目吧!”崇同学大方地跳起了拿手的街舞,灵动的舞步瞬间点燃气氛,同学们沉浸在欢乐中。
这时,窗外微风轻拂,粉色李花在枝头轻轻摇曳,仿佛在为我们的欢乐伴舞。
轻松的氛围拉近了同学们的距离,我们迎来第二个游戏:“桃花朵朵开”。老师喊:“桃花朵朵开,桃花开几朵,开四朵!”口令一出,同学们立刻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与周围伙伴抱在一起。成功组队的男生女生欢快地围着中心转圈,笑声不断。老师又接连喊“开七朵”“开八朵”……同学们时而神色紧张、手忙脚乱地找伙伴;时而开心相拥,脸上笑开了花;时而又因找不到小伙伴,焦急地四处张望。
游戏结束,邹老师笑着问大家活动感受,我激动得提高声音:“我感受到了快乐和刺激!”小姜则感慨:“落单时,好孤单无助啊!”
邹老师轻拍他的肩膀,对全班同学说:“团队要有包容性,才能增强团结性。那我们该如何看待被淘汰的同学呢?”
班长思索片刻说:“我们不能嘲笑被淘汰的同学,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给他们一点鼓励。”
邹老师微微点头:“这就是你们真实的感受。每个人在团体游戏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体验,而这些都会成为你们成长的一部分。”
此时,天空乌云悄然散去,几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粉色李花上,也洒在我们的脸上,花瓣在阳光下愈显娇艳。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我们的兴奋之情一如窗外绽放的那片李花……
未来,已来(儿童画)
句容市崇明小学 四(5)班 冯思语
指导老师 侯光凤
我有巧巧手
昆山市蓬朗中学 初二(1)班 张慧敏
指导老师 李光耀
小小房间,大大快乐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 四(4)班 刘宇馨
指导老师 张 珂
可爱的玩具,整齐的书架,整洁的小床……你们猜,我的快乐基地在哪儿?没错,那就是我小小的房间!
房间的“乐”,在于满屋子的玩具,让我可以尽情玩耍。“过家家”是我和邻居姐姐最爱的游戏。小时候,我们打打闹闹,不亦乐乎,仿佛置身于快乐的世界。我们一会儿扮演“医生”,给“病人”打针;一会儿又变成“老师”,站在黑板前讲课。每个玩具都被赋予了生命,陪我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房间的“乐”,在于那满书架的书。瞧,书架上站着一排排数不清的“小卫兵”,因为它们总是整齐笔直、井然有序。这些书就像一位位“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我和姐姐最爱看书啦,读到精彩的句子,我们会忍不住反复多读几遍;遇到搞笑的情节,我们会笑得前仰后合;读到感人的地方,我们又会泪流满面。瞧,书就是这样有魔力,能让我的心情不断变化哟!
房间的“乐”,还在于那张柔软舒适的小床。我和姐姐经常在床上打闹、蹦跳,“哦,看招!”“哎,我躲,我再躲!”“打不着,打不着。”“哎哟,你搞偷袭?!”瞧,这里就是我和姐姐的“专属战场”,我们在床上打来打去,笑声溢满了整个房间。
小小的房间就是我的快乐基地,虽然不大,却装满了我的欢笑。如果房间是一棵大树,那我就是一只在这里筑巢的快乐小鸟。如果你也喜欢这里,随时欢迎来做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