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县审计局打造数字化审计平台

本报讯  近期,县审计局积极结合自身职责专业实际,建立了数字化审计平台,为我县“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有力服务。

大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推进经济高质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通过数学、统计等方法就可以建立数据模型,有了数据模型,就能跳出原来抽样的局限,可以用计算机来处理海量的数据,运算和分析出有意义的或者有用的以数据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找到更准确的规律。

审计部门作为经济运行综合性监督部门,和数据有着天然的联系,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所以审计部门要保持对社会经济数据的灵敏触感,并深度挖掘、充分运用所拥有的数据,这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服务高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营造数字化审计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立健全数据源质量保障体系。数据源必须是真实的,各类政务数据实现标准统一。如果各部门上报的数据或基础数据质量有问题,通过错误或不完整数据分析出的结果就会出现偏差,则无法利用;如果数据标准不统一,直接影响信息资源共享与数据开发利用。整合利用大数据的关键是要以数据一体化为基础,打造政府部门之间共享共治的治理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高质发展。

整合审计部门内部数字化审计资源。依托审计项目和联网审计系统,归集数据覆盖全县各部门和单位,数据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信息、工商注册登记信息、房产信息、社保信息、个人所得税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以及宏观经济信息等,利用这些共享数据,审计发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和机制体制问题。充分利用数据共享利用的威力,在全面梳理审计业务的基础上,建设数字化审计平台,主要建设审计数据中心和审计综合管理系统,搭建数据分析平台。应整合全局业务骨干和计算机人才,成立计算机审计机构,组建数据分析团队,加大对业务科室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支持,大胆探索审计方式方法的转变,提高归集并共享利用数据水平。推行数字化审计方式,以大数据项目为依托,探索“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在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等各类审计项目中,对财政数据和业务数据开展“扫描”,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全面分析,发现疑点线索后再组织延伸调查,使现场审计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提升审计效能,更好地服务“高质发展、后发先至”。

(耿中太 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