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顾炎武: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顾炎武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诗人和学者,也是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思想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被誉为清学的“开山始祖”。

反清抗暴 投笔从戎

正当顾炎武潜心研究之际,腐败的明王朝灭亡了,满清铁骑烧杀掳掠,江南人民奋起武装反抗。顾炎武毅然投笔从戎,在苏州参加了抗清武装斗争。

在昆山义军中,顾炎武负责征集粮食、传送檄文等工作,他的夫人王氏还为义军战士缝补衣服。清军一连攻了四天,也没拿下昆山。直到清军调来大炮轰城,昆山城终被攻破,顾炎武的亲人和朋友多被清军杀害。顾炎武的嗣母绝食而死以抗议清军的暴行,临终前,她告诫顾炎武,不要忘记眼前的这一切,更不要做清朝的官。这让顾炎武坚定了抗清的决心。

此后十年里,顾炎武一直流亡于大江南北,隐名埋姓,来往于两淮、苏杭之间,联络有志之士进行抗清斗争。他长年受到官府的监视,还数次遭到奸人的陷害被捕入狱,但始终不改其志。

放弃科举 致力“实学”

顾炎武受嗣祖父顾绍芾和嗣母王氏影响,从小就养成勤劳、刻苦、好学、自律的品格。嗣母给他讲本朝忠臣烈士的故事,鼓励他要有气节,要有作为。嗣祖父则严格要求顾炎武系统阅读古代历史典籍。

顾炎武思路敏捷,不惯于读死书,14岁便考中秀才。他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勉励、切磋学问,还经常议论国事、批评时政。后来他加入了复社,在其中接触到许多江南俊杰,听到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信息,也获得更多与人切磋、交换有关学术或社会问题见解的机会。他们经常集会,论学谈文之外,往往议论国事,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政治热情。

在多次科场受挫后,顾炎武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决定放弃科场应举之事。他认为,国家多灾多难,不是读经的儒生所能解决的。他决心要在“事关民生国命”的“实学”上下功夫。顾炎武既重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研究,也认真地从书籍中找寻历史的殷鉴。他从了解国情入手,寻找造成明末社会积弊的根源以及解决的途径。

游历万里 著书立说

由于环境险恶,顾炎武被迫离开家乡,到北方游历。途中他一边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势、风俗民情,一边找机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抗清活动。他在长途跋涉的艰苦环境里,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他用两匹马、四匹骡子驮着他的书箱一路游历,遇到关塞险要的地方,他就访问当地的退伍老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如果跟他在书本上读到的不一样,就拿出书本核对。

顾炎武读书有个习惯,有一点心得就记下来,如果发现错误,就随时修改;如发现跟古人议论重复的,就删掉。这样日积月累,再加上他从调查访问得到的材料,就编成一本涉及政治、经济、史地、文艺等内容极其广泛的书,叫做《日知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出自这本书。

顾炎武从四十五岁起,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在山东、山西、河北、江南来回奔走,清廷多次拉拢他入朝做官,都被他拒绝。他把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分别写进了《日知录》《钱粮论》《郡县论》和《生员论》等著述中。1682年1月9日,这位杰出学者和卓越的思想家与世长辞,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