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崇德向善从每件小事做起

我有问题问孔子

问题:老师常说:同学应该注重平时的行为养成,从日常细微的行为习惯入手培养高尚的品格。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日常小事中体现出的品格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篇》)意思是说,看见善良的东西,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遇见邪恶的东西,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腾的水里一样。

崇德向善从每件小事做起

江 南

我们常会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好事,也难免会犯各种小毛小病。事情不大,所以自己一般也不太在意,但如果不重视这些小事,没有建立起一个人的是非、善恶观念的底线,就会影响一生所走的道路。

雷锋叔叔在短暂的一生里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无论多么不起眼的事,只要是能够造福他人,他就会抢着去做,真正做到了“见善如不及”。

元代的许衡在烈日下赶路,天气炎热,路边有一棵梨树,别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吃,唯独许衡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不能吃。有人劝他:这棵梨树八成没有主人,又何必介意呢?许衡答道: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所说的“心的主人”指的是道德法则。虽然吃别人的梨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考验着人的道德水准,显示一个人的品德境界。这不正是孔子所说的“见不善如探汤”吗?

孔子告诉我们,在善恶的问题上不要忽视这些小处,再小的善也要去追求,再小的恶也要去规避。正如另一句古语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孔子要求我们要在心里建立一道“见不善如探汤”的底线。如果既没有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又放松了对底线的坚守,就会面对种种诱惑而分不清善恶美丑、模糊了是非对错,从而误入歧途,酿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