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县人大常委会:精准扶贫路上不停歇

□ 顾欣欣

我县共有省定经济薄弱村28个,新一轮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28020户、74307人,是全省12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对此,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发挥职能作用,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动人篇章。

依法履职 打出监督“组合拳”

专项调研。县人大常委会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纳入2018年常委会议题。会前,常委会组成人员分成4个组分别到11个乡镇及相关部门,对贫困村的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调研。2018年3月,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在肯定工作成效的同时,指出了产业扶贫效果不明显、扶贫资源的利用效益不高等问题。提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解决贫困户长久的生计问题;对脱贫项目、资金要早安排、早统筹;强化各部门间的配合协调,做好政策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形成资源、政策的叠加效应等意见建议,为县委决策和政府制定具体措施提供参考。

专题询问。2018年7月,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结合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会前,县人大常委会安排42名县乡人大代表深挖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后通过筛选、合并、整理确定了16个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会上,16名人大代表先后围绕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管理、产业发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针见血的询问,县发改、农业、民政、教育、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做了客观详实的答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询问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专业评议。注重对人大任命干部的任后履职监督,督促政府完善对扶贫责任人的考核机制,把他们抓脱贫攻坚的态度、能力和成效作为监督的重点,通过开展履职评议的方式,对“一府一委两院”的主要负责人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情况,实行“考问”,分清优劣。同时拓展群众评议渠道,组织贫困户、基层群众与各级领导干部直接对话交流,请群众监督、让群众说话,强化干部问责,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整体平稳有序推进。

迅速行动 吹响代表“集结号”

思想宣讲。组织市县乡人大代表,以党员会、群众代表会、贫困对象座谈会、“农民夜校”为载体,深入社区村组、深入田间地头,面对普通群众宣讲中央、省、市、县委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政策。据统计,自脱贫攻坚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召开各类政策宣讲会议18场次,组织代表与贫困户面对面座谈287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书写宣传标语120余条,制作宣传墙及宣传展板8起。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使我县群众对脱贫攻坚的知晓率达100%,群众自愿参加脱贫攻坚率达100%。

爱心帮扶。组织全县258名县人大代表与低收入农户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及时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帮助低收入户早日摆脱贫困。开展人大代表资助寒门学子活动,汪勤友、周井海、蔡聪惠等县人大代表共资助17名寒门学子圆大学梦,他们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拉近了与困难群众之间的“距离”,为构建人大“代表机关”、建设和谐灌南打下良好基础。

项目引领。组织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市县企业家代表,分片分乡镇实地调研论证,结合气候、水土、林地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包装认领项目,以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实现促成稻渔特色小镇建设、千亩泥鳅养殖、设施蔬菜大棚养殖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流转土地20000余亩,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500余名。

精准扶贫 争当攻坚“排头兵”

率先示范。面对全县扶贫形势和脱贫任务,常委会领导主动喊出“脱贫攻坚向我看齐”的口号,带头伏下身子,进村入户,“白加黑”、“五+二”,苦干实干,引领示范。自脱贫包片以来,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深入38个贫困村,开展住村访谈,与镇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一起研究探讨脱贫攻坚工作,坐镇指挥脱贫攻坚。综合考虑区位优势、功能定位、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突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点内容,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拟定帮扶规划和工作计划,细化帮扶措施和办法,督促落实帮扶政策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发展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形成产业持续发展、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新格局。

集体行动。按照扶贫包户包脱贫的原则,县人大机关组织31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田楼镇合浦村89户贫困户,坚持每月到贫困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宣传脱贫政策,并根据低收入家庭基本情况、享受惠民政策等情况,结合省市县出台的精准脱贫政策,适时提出符合贫困户的实际脱贫计划,找准贫困户致贫的“症结”,理清贫困户脱贫的“思路”,制定“菜单式”扶贫方案,制定涉及家庭养殖、回乡创业、推荐就业、教育扶助等方面的针对性帮扶措施100余条,确保精准脱贫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