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金石为伴 玩“篆”童年

本报记者 郭 瑞  通讯员 陈丽洁 孙翰之 倪逸清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有一所因篆刻而古韵流芳的校园,这就是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一进校门,就能看到茵茵青草间一块景致石上,刻着当代著名篆刻大师陈大中书写的两个篆文大字——“励志”。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篆刻的元素和印记更是无处不在,各个年级也都开设了篆刻课程。浸润着篆刻艺术的馨香,蠡小学子们身上,除了书卷气还多了一份“金石气”。

能加入篆刻社团“西园印社”,是每个蠡小学子的期盼。不仅因为社团的名称与“天下第一社”西泠印社遥相呼应,还因为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的称号,社员们的作品曾多次代表无锡、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大展,有些优秀作品还被挑选出来作为国礼馈赠外宾。

方寸之间,刀走凌云志,字行流云姿。篆刻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其创作是一个沉静艰深的过程,既需要创作者具有一定的书法与艺术修养,又要求创作者有持之以恒的专注和耐心。六(5)班何锦力从小习练毛笔字,当她第一次接触篆刻,就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创作过程所吸引。她说:“刀锋在石头上的凿、推、钻、铲已成为我心中的旋律,让我觉得是一种享受。即使手指被硌出血印、磨出了水泡,也要锲而不舍地完成一件满意的作品。”她的作品《我来学印》不仅在省市美术馆、文化馆展出,还被印在了学校的礼品袋上,成为了学校的形象代言。

篆刻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姓名、吉祥语、励志语、生肖图案等。孩子们富有天性和情趣的作品,赋予这项古老艺术勃勃生机。四(3)班陈宇方创作的向日葵、荷花、草莓、蝉以及二十四节气主题印章构思新奇、别具一格,展现了江南孩子的灵性。她说:“在一次次的社团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一件件篆刻作品,更养成精益求精、活学活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