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致富不忘桑梓情
——费云健的返乡创业故事

□ 融媒体记者 刘青

15年前,为了实现人生价值,29岁的费云健追随创业潮流,离开家乡。在北京创业期间,各种挑战接踵而至,他却从未轻言放弃,最终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0年,他回到家乡创业,带动群众增收。他就是灌南两岸青年创业园董事长——费云健。

辞教从商 勇于创新创业

1999年,费云健大学毕业后,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是创业还是工作。最后他听从家人的安排,专心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费云健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只身来到北京半工半读。当时他白天在一家教育机构从事广告策划工作,晚上学习,工学兼顾,月薪800元却总是入不敷出。后来,费云健到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第一次接触到警用产品,便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主动翻译国外高科技产品,还编译成了书。

2007年,费云健第一次创业失败,打工两年积累的三十多万打了水漂。不服输的费云健决定要赌一把,向自己的弟弟借五万元,创办了北京和为永泰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借助北京奥运会的东风,他所从事的警用装备行业,在安检、防爆、反恐等诸多领域大量应用,大批订单不断涌向这个行业。终于,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年创收突破千万元。

回馈家乡 奉献港城办实业

在北京创业的费云健一直心系家乡,如何能够为家乡做点事情,成为他经常考虑并交流的话题。2010年,费云健决心投入到返乡创业的浪潮中,开始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他回到家乡灌南,投资1000万元创办江苏和为警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公司的生产基地,带动了100多人就业和培养了50多名警用装备行业销售精英。

为助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促进青年创业发展,2016年底,费云健创办了灌南两岸青年创业园,公司定位为创业创新平台,采用“现代园林+创业主题”文创式的设计,打造时尚的创业空间和文化氛围,使之成为现代化创业示范区、“众创社区”核心区。该创业园投资近5.1亿元,位于县经济开发区核心地段,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现入驻企业35家,其中在孵企业25家;签约注册企业40多家;有意向入驻企业60多家。园区带动100多人创业、500多人就业。

2017年初,费云健创立汤沟U酒创业示范项目,吸纳300多个销售岗位,2018年销售突破5000万元。并计划三年内带动10000人参与创业就业,实现销售收入超十亿元。

创办沙龙 引领创业创新潮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警用行业沙龙是费云健于2014年创立的安全装备行业人士分享交流产品、项目、思想的行业公益活动,坚持“开放、自由、分享、共赢”的宗旨与促进同行合作交流的发展理念,在和为永泰北京总部每周举办一期,风雨无阻,迄今已成功举办上百期。费云健希望把警用行业沙龙打造成行业从业者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时,费云健创办了“灌南创业沙龙”创业公益活动,坚持“开放、包容、创新、共赢”宗旨与促进创业交流的理念,灌南创业沙龙已为家乡创业者创业交流的平台,成为思想碰撞的阵地。“这里的创业沙龙办得非常好!它不仅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地方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汇众冠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晓辉高兴地说。

创办创业沙龙,只是费云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缩影。费云健介绍,在北京辛苦打拼、艰难创业,事业初成也使他频有感触,体会颇深,民营企业必须一手抓经营管理,一手抓文化建设,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创造社会效益,既要打得响品牌,又要留得住乡愁。只有坚持两条腿走路,同展双翼,民营企业才能振翅高飞,翱翔苍穹。

热心公益 担当责任树新风

“创业路有多长,慈善路就会有多远”。费云健一直坚持以做慈善回报家乡,为村里铺过路、帮乡亲盖过房,捐助过寺庙复建和广场舞音响、服饰等,关注过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向县慈善总会定向捐款两次共20万元。费云健还向中央财经大学慈善基金会“手牵手助学金”项目捐款,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向北京联合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10万元,设立“和为永泰”奖学金和奖教金。除了支助家乡和学校,还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云贵旱灾期间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帮助。2017年与灌南县光彩事业促进会合作,成立“和为永泰”创业创新基金,捐资100万元。

“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道德理想,也是企业获得社会认可的有效途径。树立良好企业公民形象,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强调在创造利润,对合作者及公司员工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国家、对民族、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社会责任。”费云健笑着说。

“一个人不管走得多远,家乡在我的心目中永远占着重要的位置。”费云健说,除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外,更重要的是对家乡发展的信心和信赖。“下一步,我将着力打造以西游文化为主线的省级一流、国内知名的创业园,引导扶持更多的人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为实现‘强富美高’新灌南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