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红领巾1小时” 助力“双减”

本报记者 张玫莹  通讯员 沈东妹 徐 华 陶欣慧 陈如颖

图为镇江市实验小学开展趣味田径活动。

图为镇江市中华路小学少先队员寻访抗美援朝老战士谢东爷爷。

日前,共青团镇江市委员会、镇江市教育局、镇江市少工委制定《镇江市少先队助力“双减”——“红领巾1小时”实践活动指引》,呼吁全市中小学在延时服务时段每周选取1小时,开展“校内+校外”双线并举的各类活动,带领同学们争做红心向党的“好队员”、强健体魄的“小健将”、研学寻访的“小先锋”、社区建设的“小主人”。全市中小学积极响应,在校内开设红领巾小社团,并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延时服务时间或节假日,开展校外寻访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让我们走进3所小学,了解同学们在活动中的收获。

延时服务时间,中华路小学“诗意中华”社团小教室里传出同学们的琅琅读诗声。社团老师不仅带领同学们读诗赏诗,还鼓励同学们争做“原创小诗人”。“四九立华夏,神州大地明;童心心向党,一心谋振兴……”掌握诗词创作的要领后,六(3)班程奕童创作了一首小诗,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除“诗意中华”社团外,学校还开设了古琴、街舞、运河文化等27个红领巾小社团,拓展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部分社团还请来校外专业人员担任辅导老师。程奕童觉得,根据喜好选社团,还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学校里的‘小才子’变多了!”

让同学们“动起来”是校内延时服务时间必不可少的环节。镇江市实验小学引进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让同学们在一项活动中体验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等多种田径项目。四(1)班陈仲阳最喜欢“一级方程式”项目,“跨越障碍物提高了我们身体的灵活性,接力跑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这样动起来真有趣!”“周三无作业日”时间,江滨实验小学六(4)班郭奕岑学习了排球、笼式足球和跆拳道,这让她感觉“现在体育课跑步轻松了不少,身体素质提高了,也不怎么生病了”。

校外活动也让同学们收获颇丰。中华路小学少工委在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少先队员和社区的党员叔叔阿姨一起来到京杭大运河边开展义务劳动,还组织志愿服务小队在重阳节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温暖。“建设美丽家乡,我们少先队员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参与社区管理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六(1)班蔡欣语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了。在红领巾寻访活动中,市实验小学“假日小队”走进方志馆、嵇直故居、陆小波故居,中华路小学少先队员寻访了抗美援朝老战士谢东爷爷、老党员张红雁奶奶。市实验小学五(8)班华梓宁说:“寻访活动让我对家乡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更热爱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