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争做党的“小红花”

本报记者 郭 瑞  通讯员 张红军

“一个叫宿迁的地方,有一个叫余娟的女孩,她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一首《好孩子》之歌在骆马湖畔、马陵山麓传唱至今。这个“好孩子”就是当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英雄少年”称号的韩余娟。1983年的一个晚上,宿迁县塘湖乡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韩余娟,为了抢救她照顾两年多的七十多岁孤寡老人傅奶奶,在房屋倒塌的一刹那,不顾个人安危,奋力将傅奶奶推到安全处,自己却被倒下的屋梁砸中,身负重伤,抢救无效不幸牺牲,花样年华永远停留在了12岁。

为了纪念韩余娟,塘湖乡中心小学改名为宿迁市余娟实验学校。现在校园内,不仅有她的塑像、事迹展馆,同学们还人手一本《党的一朵小红花》校本教程,学习韩余娟的事迹和精神。初二(2)班杨子悦是“韩余娟事迹展馆”的小讲解员,她说:“余娟姐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榜样,作为她的校友,我要把她的故事传颂下去。”

“余娟姐平时就是一位人人交口称赞的好少年。”初二(2)班罗翔文对韩余娟的故事如数家珍,“她拾金不昧,及时上缴捡到的两角七分钱;她要求进步,当上了‘学雷锋小组’组长;她生前最爱唱的歌是‘党的温暖像太阳,党的关怀像妈妈,我是党的小红花’。”

“做党的一朵小红花”是小英雄韩余娟短暂的一生中崇高的追求。1984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舍己为人小英雄”的光荣称号,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向少年英雄韩余娟学习”。同年,教育部号召全国小学生向“舍己为人小英雄”韩余娟学习,推荐全国小学生阅读《党的一朵小红花——韩余娟》。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小英雄的母校再次掀起了学习韩余娟精神、做党的一朵小红花活动的热潮。同学们坚持每天阅读和锻炼一小时,坚持每周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争做一名像少年英雄韩余娟一样“孝亲敬长、诚信友善、乐学善思、助人为乐、勇于担当”的有家国情怀的“尚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