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祖父,一位善读者

江苏省海安曲塘中学高一(6)班 马天奕 指导老师 姜 海

我所生活的县城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季分明,庄稼一年两熟。

当一天的劳作结束,祖父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看着远处,直到灶房的最后一缕炊烟从烟囱里消散,祖母的召唤声从里屋传来,他才从台阶上缓缓起身,去屋里吃饭。每当我看到如此情景,问及,祖父总说他在“读书”。儿时的我似懂非懂。

祖父5岁时,就随着大人们在田埂上摸爬滚打,逐渐学会了下田劳作。在祖父眼里,这一串串麦穗都是“文字”。片片田地,层层树林,与河流一起流呀流。我的祖父读出了播种庄稼的哲理,读出了麦子的金黄,麦壳下裹着农人洁白晶莹的梦想……我总觉得祖父眼睛里有一种光,那是解读大自然的光,他是自然的善读者。

小时候,我也常陪着祖父一起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看着远方,和他一起“读”着眼前的这本“书”。可我总是坐不住,一会儿就跑来跑去,祖父却一动也不动,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折射出丝丝光芒。我问祖父看到了什么,祖父慢悠悠地说:“这是一本书,要用心去读,只有细细观察思考,联系生活才能读懂。”那时,我并不懂祖父话里的意思,只是和他一起静静地看着,思绪却常常被飞过的虫儿、鸟儿搅乱。

升入中学,我回祖父家的次数少了。又是一个假日,当我再一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和很久以前一样,我又坐到门口的台阶上,如同翻开了家乡的文集……

夕阳下,仍是那群割麦的农人。我细细观察着,静静思索着,从他们灿烂的笑容中,我读出了一种幸福感,这幸福感由内而外散发出来,深深感染着我。尽管劳累、疲惫“折磨”着他们的肉体,草叶、麦芒有时会划伤他们的腿肚。但对他们而言,这是收获,是不知用多少汗水与劳动换来的幸福的果实。

晚风中,炊烟歪斜着飘向远方,他们放下手中活,抬眼向着家的方向望去,不慌不忙地收拾起锄头、镰刀,一步一步走回家。有的嘴角衔着一根麦秆,有的还吹起节奏欢快的口哨,田埂上留下了串串脚印。归家途中,顺手拔了田边的杂草。这些是在田间忙碌之后,偷得半日闲的自在与惬意。

暮色中,霞红了,飞上了屋顶;日也红了,沉进了乡土的梦;月儿跃上了天空,把梦照进了我的心里。不曾想,多年后,我竟读懂了这片土地,读懂了祖父。做一个善读者,读懂自然与生活的一切美好,方能乐在其中。

书能无字吗?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存在。周恩来总理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无字书”语出《菜根谭》,言下之意告诉人们,既要读有字的书,也要思考现实,对生活、事理留心研究,这才是做学问和处事的至境。

这篇文章,小作者另辟蹊径,从“读”大自然入手,描写了一位朴实的农人形象——祖父。文中,小作者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祖父如何在自己多年的劳作中,读懂乡村自然这本“无字之书”的经历。文中的“我”也是一位“善读者”,如果说祖父读的“无字之书”是乡村与自然,那么小作者读的就是祖父这本“无字之书”。从儿时的懵懂无知,到日渐理解祖父的行为、眼神和语言,这就是“读懂”祖父的过程。

事实上,“我”读懂的不仅是祖父,还有一群像祖父一样善良、淳朴、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的庄稼人,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没有光鲜亮丽的穿着和打扮,也没有声名显赫的人生和地位,但他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书是知识的载体,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书中,真理往往也在字句之外。这些,都不由得让我们思考:“读”,绝不局限于阅读书本,更要懂得解读自然和生命。

——点评老师 王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