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马海德:来自大洋彼岸的国际主义战士

马海德是第一位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他数十年扎根中国,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他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来自美国的国际主义战士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出生于美国一个炼钢工人家庭。1933年,23岁的马海德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为了研究当时流行的“东方热带病”,他来到中国上海并开设诊所。

在上海,马海德看到了当时中国民不聊生的现状,对底层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同情,他意识到,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结构,才能彻底改变中国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在读了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一书后,马海德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心生向往。

在史沫特莱的引荐下,马海德赢得了宋庆龄的信任。他的诊所成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他的私人汽车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成了地下党流动的联络站。

1936年,马海德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跋涉千山万水来到陕北,见到了毛泽东和彭德怀、徐海东这些传奇的红军将领,了解了他们身经百战的传奇经历,还看到了无数充满乐观向上战斗精神的红军士兵。马海德深切感受到苏区与白区社会呈现出的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他决定留下来,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救死扶伤的洋医生

 

在陕北,马海德经过调查研究,写下《苏区医疗卫生工作考察报告》,详细叙述了根据地各个医院和门诊的状况,指出各方面问题,并且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意见。这份报告获得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

作为红军卫生总顾问,马海德承担着中共中央领导人保健医生的责任。1939年,周恩来因坠马右胳膊粉碎性骨折,由于当时没有X光透视设备,马海德和柯棣华大夫只能凭感觉和经验给周恩来接骨。周恩来的右臂恢复得并不尽如人意,这让马海德自责了很多年。

1937年底,马海德奉命在延安筹建八路军军医院,他和战士、群众一起动手,在山坡上挖出一排排窑洞,建成了延安第一所能收容300多名伤病员的正规军队医院。

1939年,军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马海德以此为基础,先后建立了8所中心医院、24所分院,形成总计约1.18万张床位的抗日根据地医疗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海德对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投身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

 

1949年10月1日,马海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当天,他正式提出申请,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全身心投入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他在基层工作时,从不搞特殊,跟大家同吃同住,他住过蒙古包,睡过破庙、土炕,他真正地把为人民服务当成人生的最高追求。他带着医疗队上山下乡,深入最艰苦的地方,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大省份。

马海德长期关注麻风病的防治。麻风病在我国流行了几千年,人们对麻风病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对患者又存在歧视态度。因此,马海德将消灭麻风病当成了自己人生的目标。他根据中国国情,将麻风病传统的住院隔离治疗改变为社会防治,并把国外治疗麻风病的新技术—强杀菌联合药疗引进中国,大大加快了消灭麻风病的进程。经过认真研究,马海德制定了到2000年底全国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这一目标最终于1997年提前实现。

1983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表彰马海德来华工作50周年,邓小平高度评价了马海德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在医疗卫生工作上作出的特殊而又卓越的贡献。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