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左权:决心与华北人民共生死

“我军在西北的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当局对我们仍然是苛刻,但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左权致母亲张氏的信

作者:

左权,湖南醴陵人,19岁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12月,左权赴苏联学习军事,1930年回到中央苏区。1934年他参加长征,途中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不幸牺牲,年仅37岁。

 

背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此时左权的家里正遭遇重大变故。家人给左权写信,希望他能回家。9月18日,担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在匆忙中给叔父写信回绝了家人的请求,他说:“我以己任不能不在外奔走,家中所恃者全系林哥,而今林哥又与世长辞,实使我不安,使我心痛。叔父!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写完信后,左权旋即奔赴抗日前线。

几个月后,左权因担心家里的安危,再次在山西省晋南地区的洪洞县,提笔写了一封给母亲的家书。在这封信里,左权详细讲述了自己必须留在战场的原因,他恳请母亲和家人克服困难并理解他的选择,他还承诺:一定可以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左权还告诉母亲,抗战必然是艰苦而持久的,也只有持久,才能赢得这场胜利。

1938年,左权参与指挥的长乐之战歼敌2000多人,缴获大批辎重。同年12月他被委任为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