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彤 通讯员 孙媛媛
走进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的一间教室,一股浓郁的原木味扑鼻而来。整齐摆放的工具、各类木材,还有同学们专注的眼神,让人疑惑,他们这是在干吗?六(6)班许晓悦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她正和同学们分工合作,跟着当地木船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仲维春师傅,用锯子、锤子、砂纸等工具,制作和组装“缩微”木船呢。
这里是学校木船制作社团的活动室。仲维春师傅以前专门从事木制渔船的建造。随着社会发展,木船被钢制船所代替,木船制作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仲老师走进海头小学,亲手教同学们制作缩小比例的木船。
许晓悦分到的任务是制作船舵,只见她用手锯沿着墨线锯出舵的坯件,再用凿子修型、砂纸打磨,“跟着仲老师学了一个学期,我现在会看图纸,也会灵活地选用各种工具。上个月我在家里还帮爷爷修好板凳的一条木腿呢。”
“缩微”木船的上百个部件都经过同学们的亲手打磨,许晓悦说,做好每个零件后,同学们都会用砂纸轻轻摩擦木板表面,“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制作的零件精度越高,后续组装时就会越顺利。”
六(4)班相福俊是负责组装的同学之一,他这样总结组装诀窍:“一定要先看懂图纸。”有一次组装完成后,相福俊发现船上有的地方凸出来,有的地方出现一条大缝,“这要是下了水,肯定会沉的!”仔细检查后,相福俊发现是因为安装顺序和位置都出了问题。
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一艘长约80厘米的“小”木船出现在工作台上。仲维春师傅说:“木船制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古代科技和文化的重要部分,希望同学们传承好这门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