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青出于蓝:青蓝从来是一家

陈研会

学生超过老师,或者后人胜过前人,正是世界不断前进的希望所在。《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从蓝草中提取的靛青颜色比蓝草还深,由水凝结成的冰比水还要寒冷,这不正像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的学生最终成就超过了老师吗?因此,不应小觑年轻人,孔子就说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清代学者赵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过,荀子虽然肯定了“青出于蓝”的可能性,却也提出了它实现的前提:学不可以已。巴金在《随想录》中直白地告诉我们:“学生要肯动脑筋、会动脑筋,才有希望做到青出于蓝。”

后魏李谧就是一个靠自身努力而“青出于蓝”的典范。他从小好学,博览群书,在老师孔瑶的指导下更加刻苦勤奋。后来,李谧的学问渐渐超过了孔瑶,孔瑶就反过来向李谧请教。他的同窗们便作了一首诗:“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今天,我们在肯定李谧的努力时,也不应忘记向老师孔瑶致敬,他的气度令人赞叹。怀有一颗谦逊之心,不断学习,不耻下问;同时也要心怀感恩,春风化雨,牢记师恩,这才应该是“青出于蓝”最完美的境界。

(改编自商务印书馆《成语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