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雯 通讯员 严安荣
当晨曦为大地披上一层金色,淮安市涟水县淮浦学校六(9)班黄欣蕊早已起床,赶在上学前,烧好水倒进妈妈的保温杯里,然后把妈妈的常用药放在杯子旁,定好闹钟提醒妈妈吃药,这个不起眼的小习惯,她已经坚持了五六年。
黄欣蕊八个月大时,父母就分开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而妈妈患有高血压,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欣蕊七岁那年,妈妈骑电动车接她放学,半路上妈妈突然晕倒,母女二人摔倒在路边,看着倒地不醒的妈妈,小欣蕊吓得哇哇大哭,顾不得擦伤流血的胳膊,赶紧向路人求救,好在有好心人将她们送去医院。从那时候起,小欣蕊就知道妈妈和别人不一样。为了让妈妈多休息一会儿,每天早晨,她都自己洗漱、做早饭;晚上吃完饭写好作业,还帮妈妈一起干家务。临睡前,她会帮妈妈泡脚、监督妈妈吃药。妈妈经常住院,有时候不放心她,跑回家看她,欣蕊总跟妈妈说:“您安心住院,我会照顾好自己,也能自己上下学。”在欣蕊眼中,妈妈十分坚强,虽然身体不好,但一直坚持打零工养家。为了省钱,欣蕊几乎不买零食和玩具。她把亲戚给的压岁钱、零花钱和自己在《周报》上发表文章获得的稿费,都装在了自己的储蓄罐里。这几天趁妈妈不注意,她悄悄地拿出来数一数,“我想攒钱给妈妈买一个手镯,母亲节的时候托表姐买好送给妈妈。”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黄欣蕊一直都很刻苦,在班级里提起她,老师和同学们赞不绝口:“她是我们班的‘小老师’!”她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积极督促身边的同学,主动分享学习经验。同桌听课时老是开小差,她就一遍遍提醒,课后,还主动将笔记借给同桌;延时辅导课上,同桌写作业时抄答案,她将答案偷偷藏起来,遇到不会的题目,一遍遍地给同桌讲解……
去年,在老师和同学的推荐下,黄欣蕊获得了《关心下一代周报》“冰凌花”奖学金,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没想到大家都这么关心我,我也要像冰凌花一样勇敢挺立在风雪中,争取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帮妈妈治好病,也能为其他病人减轻痛苦。”(黄欣蕊获得2024年度《关心下一代周报》“冰凌花”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