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任弼时: 冒险奋勇男儿事

“常念大人奔走一世之劳,未稍闲心休养,而家境日趋窘迫,负担日益增加,儿虽时具分劳之心,苦于能力莫及,徒叫奈何。自后儿当努力前图,必使双亲稍得休闲度日,方足遂我一生之愿。但儿常自怨身体小弱,心思愚昧,口无化世之能,身无治事之才,前路亦茫茫多乖变,恐难成望。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惟祷双亲长寿康!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儿在外面心亦稍安。”

——任弼时致父亲任思度

作者:

1904年,任弼时出生在湖南。他11岁时进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的附属高小部读书,在那里认识了毛泽东。

1921年,任弼时与刘少奇等人一同辗转到达莫斯科,进入了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秋天,他回到上海,担任代理中央书记一职。年纪轻轻的他有着一股闯劲,完全赞同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主张,支持进行武装斗争。

1934年,任弼时随红军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率领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不同意中央提出的北上战略,想尽办法拉拢任弼时、贺龙所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任弼时从朱德那里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坚定地说:“我不同意张国焘那一套!”见拉拢不成,张国焘开始四处攻击党中央,并公开诽谤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任弼时知道后,第一时间拦截了这些文件,并愤怒地说:“张国焘,你要反党中央,反毛泽东,你算个什么党员,算什么老党员!”张国焘在党内的支持日渐减少,最终叛党逃离。

任弼时一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为革命工作。1950年,任弼时因病去世,终年46岁。

背景:

这是1921年5月任弼时赴苏留学前写给父亲任思度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也反映了他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

1915年,11岁的任弼时进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的附属高小部读书,当时,毛泽东是学校学生自治会的成员,刚入学的任弼时十分仰慕毛泽东。

一次学生自治会召开讨论会,任弼时和同学大胆走进了会场,毛泽东非但没觉得他们年纪小来捣乱,反而十分欢迎。毛泽东热情、温和的性格给任弼时留下了特别好的印象,同时也让他开始对新思想有了认同。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毛泽东等人团结学生进行罢课抗议,还发表了很多文章,同时又积极向其他社会群体宣传。任弼时也积极参与活动,崭露头角。

1920年,任弼时因家庭状况无法继续读书,他打听到有去法国勤工俭学的途径,却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之后,他又想去俄国学习,毛泽东得知后大力支持,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那时,毛泽东已经在师范附小任职,还参与组织了俄罗斯研究会。他特意为任弼时赴俄留学的事和上海方面打好了招呼,介绍任弼时到上海学习俄语,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最终,任弼时得以前往俄国留学,从此开启贯穿整个人生的革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