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末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他14岁时,因为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能背着书箱,不怕路远和险阻到处求学。有时,他在树林里搭个小茅棚住下,削树枝作笔,汲树汁当墨。晚上,他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便点燃麻秆、蒿草之类取光。
任末刻苦读书,到了中晚年仍坚持不懈。每有心得,便写在衣服上,以免忘掉。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便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怎能有所成就呢?”
不仅刻苦好学,任末还以爱友尊师闻名。友人董奉德在洛阳病死,因家境贫寒其棺木无法运回老家埋葬。任末便用鹿车(古时一种独轮小车)载上棺木,亲自推着棺木送董奉德归葬老家的祖墓,这一高行义举被传为美谈。
后来,任末的老师亡故,他又不顾路途遥远前去奔丧,自己竟死在奔丧途中。临死前,任末告诉陪他同行的侄儿任造:“你一定要把我的尸体送到老师家门,如果人死后还有知觉,我为老师奔丧,尽了弟子的礼节,魂灵也不感到惭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