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凝视

不是偶然,这世间万物都变得与昨日不尽相同。飘着乡村小调的午后,阳光慵懒地呼唤着我,心情自然喜悦,想作为一朵花,从怒放之时,直到寒冬结束,细细体味从绽开到枯萎,看看这大千世界的日新月异。但在我身后杵着时间,明日变成今天,今天复成昨日……我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难道甘愿以这种方式度过吗?

 当一天的生活落下帷幕,深喘口气,复杂心情,叹息一声,今日之事未完成怎么办?那些做错的事又能以何种方式挽回?明天是否还要继续忙碌?后天的安排有冲突怎么办?一直低头沉思而忽略了皎洁月光,却在看过梵高的《星夜》后想要拥有大海,所以将它完全吞下,但却比以前更加渴望,我置身的此处是真的大海吗?抑或是浩瀚星夜下。

清晨早起,凝视镜子里的自己忽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童年的自己,你是我,我亦是你。那时的你,在田野里疯上一天也不觉得无趣:藏在油菜花下面大家是不是就找不到了,狗尾巴草捆成束送给妈妈她会不会开心,鱼儿成群结队是要游向远方吗,邻居家的小黄摇着尾巴跟着你,却几次赶不上你轻快的步伐,让你好生无奈……而此时的我,逢年过节形式性踏上乡村的泥土,路边的是沉甸甸的麦子还是金黄的油菜花好像与我无关,眼前的学业和未来的工作大概是该考虑的问题,那年的鱼群花海,也成了在内心深处视为奢侈的、浪费的一方净土了。

“春姑娘来了,草儿探出了小脑袋。”这样的心情,我再也无法真切描述,因为我不能停下脚步。天空如此蔚蓝,阳光那么耀眼,孩子们放的风筝拼成了七彩板,而我却无心仰望,这个周末能不能歇歇才是思虑所在。街道上孩子们在树下寻找叶子做书签,踩着落叶“咔咔”作响,而我却担心他们回家晚了作业怎么办。霞光瑰丽,孩子们手挽手背诵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却只能羡慕杂志里别人描绘的红火,感慨自己无空欣赏。虽然内心依旧向往,但若保住了天真,成就了自然,估计也难逃世俗所说的“幼稚”,可又有谁明白,用孩子的目光打量世界,有着多么纯净、宁静又坚韧的力量?

犹记得幼时喜欢的一位儿童作家曹文轩,他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这份箴言对于那时的你过于深奥,却不知自己正在履行着崇高的使命——给世界赋予只属于你的意义。此时的我却正在绞尽脑汁的回忆上一次的凝视是什么时候,是高数课认真的看着老师,埋头抄着满黑板的笔记?是结束一天的课程后去食堂,饥肠辘辘的盯着玻璃后的饭菜?是为了过英语六级,挑灯熬夜看资料背单词?不是,都不是。凝视,是目光在漫漫游程中,凝成的一个点,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溢出,进而纯粹,但这眼眸,于今纷扰繁忙的社会中已然成为珍品,这份罕见的真实,也成为一种至臻至美的品质,只能在孩子中最为多见,但值得我们用仅剩的后半生去追求。

那我是不得不成为大人了吗?处在复杂的世界里找不到出口,闭上眼睛仍伫立在这里;在星夜和大海之中迷失了方向,仍在徘徊不定。即便如此,即使有怀疑,还是想相信,我是长大了,但还没有很强大。铺满荆棘的路上,为了减少疼痛,扔掉了许多在我看来不必要的,也背上了看似轻巧的东西,无论以何种方式到来,都殊途同归。在获得的过程中,都会失去很多,当我们觉得差不多得到自己想要的,变得强大,想要回归本真后,时间所剩无几,就如一记耳光,重重拍打在伤痕累累的心上,波澜不惊的表面下翻滚的巨浪冲垮了最后一道防线,已经没有退路,连补救也无济于事了。对,我们终于成为了世俗里该成为的人,经历了成长的痛。

“现在开始就都会变好的”“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忙碌了”这样的话我不会说的,我无法说出那样的谎言,不过,没关系,来说声“一,二,三”之后就忘掉吧,把忙碌的记忆全部忘掉,开始在生活中加点料,试着缓缓走,适应大自然点点滴滴的变化;静静看,把之前观察到的没观察到的都给拾起来;细细听,或许夜半花开也有声音。用孩童般清澈的眼睛凝视着生活,不用怕和世界的期待值不对称,每个瞬间都要对自己下决心,不能失去初心,一直要像你自己,不要对不起当初的你。

(教师教育学院 徐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