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力排众议,从古至今都是一种需要勇气的行为。
《三国演义》中,孙权犹豫是否要投降曹操,鲁肃坚决反对。此时,诸葛亮只身前来,与东吴的主降派一一辩论,再加上鲁肃的帮助,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抗衡曹操的局面形成,因此这一回的回目就叫作:“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显然,这里的“力排众议”是对鲁肃的肯定,与今天的用法一致。
最早使用“力排众议”一语的是宋代的苏辙,但他两次使用体现出的感情色彩却很不一样。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受到重用,实行变法。苏辙对之大加反对,得罪于有司。他在一篇文章里说:“仁宗哀其狂愚,力排众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也。”苏辙以此表明对当年仁宗不顾众人反对、坚持任用自己的感激之情,用的是褒义。在另一次与官员李伟的论战中,苏辙再次用到了这个词语:“宣德郎李伟辄敢献言,欲闭塞北流,回复大河,力排众议,侥幸万一,私觊功赏。”苏辙说李伟“力排众议”,显然是在抨击他不听众人劝谏,表达的是一种贬义。
不过,“力排众议”的贬义用法非常罕见。后世文献中,“力排众议”基本只用于褒奖。
(本栏目由中华成语研究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