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多地蔓延。医务工作者们在争分夺秒研发疫苗,因为只有获得疫苗,人类才能彻底战胜新冠病毒。那么什么是疫苗?为什么疫苗如此重要?
什么是疫苗?
要了解疫苗,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病毒。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人体的免疫系统遇到病毒就会产生抗体,并记住病毒的长相。病好之后,下次再碰到病毒还能认出它来,然后产生抗体消灭它。这就是人体免疫的过程。
而疫苗就是经过特殊处理过的病毒,注射到人体里不会致病,但能让免疫系统认识这种病毒。
研发疫苗的过程
全世界人民都盼望能有效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早日问世,然而研发疫苗并不是个简单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
制备疫苗:在实验室中将病毒或其组成部分制备出不同类型的疫苗。
动物实验:在动物感染疾病模型上试验疫苗是否有效。如果有效,还需要进行疫苗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然后开始进行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在人体开展1、2、3期临床研究,分别在少量人群、大规模人群、更大规模的人群中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疫苗生产:建立符合国家规范的疫苗生产车间和生产工艺,获得许可后才能生产疫苗,经检测合格后方能销售。
五种疫苗“武器”
根据处理手段的不同,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等5种。
(1)灭活疫苗,是把病毒通过加热等手段直接杀死,然后将死病毒给免疫系统辨识。这是最经典的疫苗类型,优点是安全成熟,缺点是病毒毕竟是死的,引发的免疫能力可能不够。
(2)减毒活疫苗,是让病毒多次传代,发生变异,然后从中筛出致病性弱的病毒,制成疫苗让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由于病毒打进体内时还是活的,所以这种疫苗能全面激发免疫反应,但也存在少量风险,毕竟毒性没有完全剔除,一不小心反而会引发疾病。
(3)重组蛋白疫苗,是拿病毒的一部分让免疫系统辨认。比如新冠病毒长得像个球,球外面有些“刺”(S蛋白),那就想法让大肠杆菌长出同样的S蛋白,打进人体,让免疫系统认出这个“刺”。以后人体免疫系统遇见这些“刺”(S蛋白)就知道这是病毒,必须消灭。这类疫苗的优点是安全性高,毕竟只是个“刺”(S蛋白);缺点是特征不太明显,可能被免疫系统忽视。
(4)核酸疫苗,是直接把S蛋白对应的核酸物质打进人体,让它在细胞里表达病毒的S蛋白,再让细胞识别。这相当于让细胞莫名其妙自己制了个病毒的“刺”,再自己消灭它。这种方法快捷方便,只要知道病毒序列就能进行反向合成,缺点是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5)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把致病病毒A的部分基因植入到不致病的病毒B里,重组成新病毒C。这个病毒C拥有A的长相,却和B一样对人体是安全的。
知识链接
世界新冠疫苗研发竞赛中国领先
伴随着国际疫情的严峻形势,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也愈加紧迫,全世界有70多种新冠病毒疫苗正在研发中。
在这场全球疫苗研发竞赛中,中国采取了5条技术路线全覆盖的方式,并取得了领先优势。4月12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正式开始2期临床试验。这是全球目前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4月13日,我国另一组科学家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也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成为全球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