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王有德: 让沙漠变绿洲

王有德是我国防沙治沙的先行者。40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建起一道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沙漠南移西扩的势头。前年和去年,王有德先后荣获了“改革先锋”、“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童年立志治沙魔

王有德,1954年出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村。幼年时,他家乡的村庄周边是长满了各种植物的沙地。可因为长期的过度放牧和挖掘沙漠药材,这里的生态环境恶性循环,风沙越发猖獗,形成了人退沙进的局面。

十几年里,王有德家乡前后有20多个村子被黄沙掩埋,3万多人被迫迁移,200多种动植物随之消失。在王有德18岁那年,和村子里的许多家庭一样,他的家搬迁到了40多公里外的地方居住。难以忍受的风沙、贫穷和饥饿,这些童年的记忆让王有德痛彻心扉。也是从那时候起,制服沙魔的念头便深深种在了王有德的心里。

1976年,王有德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担任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场长。他以不服输的精神,带领林场职工与沙漠展开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搏斗。

不畏艰苦培植被

上世纪50年代,毛乌素沙漠已侵蚀到距离宁夏境内黄河东部地区5公里处。每当大风天气,黄沙漫天飞舞、遮天蔽日,有的甚至能将房屋掩盖。

王有德带领林场职工向沙漠宣战。围巾、帽子、雨披、胶鞋、铁锹,这些都是治沙工人必备的物品。每年种树时节,白天王有德和同事们顶着烈日和黄沙,翻越沙丘,在滚烫的黄沙地里挖坑种树。晚上,大伙儿就披着雨衣、拿着铁锹,趁雨季再多种两棵树。如果赶上灌冬水的时候,就基本以水渠为家。黝黑的皮肤成了所有治沙人的标志,治沙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目标。

治沙工人们运用草方格固定流沙、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种子、营养袋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等技术,将灌草和树种合理搭配,并在沙丘丘顶撒播草籽,在迎风坡、丘间低地种柠条、花棒、沙拐枣等耐旱灌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白芨滩在年降水量不足200mm,蒸发量达到2000mm以上的条件下,造林平均成活率从过去的60%至70%,提升到现在的80%至90%。

完善制度创奇迹

治沙光下苦力还不行,还得会动心思、想办法。王有德深刻认识到,治理沙漠和增加职工收入要融为一体,互存共生。

沙柳是沙漠里常见的多年生灌木,是固沙效果最好的一种植物,而这种植物每三年就得砍掉长成的枝干。王有德带领职工成立了柳编厂,把大量沙柳条用来编篮编筐,变废为宝。利用林场的自然优势,他们还建立了砖厂、预制板厂和苗木公司,实行多种经营,让保护区的职工们富了起来。这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治沙中。

王有德创造了“六位一体”治沙模式,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做沙漠旅游业;要求每个职工不仅要1年挖1万个坑、栽1万棵树、扎1万个草方格、治沙面积100亩,每人还要能从治沙中实现1万元以上的收入。

30多年过去,沙漠绿了,职工富了。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白芨滩林场干部职工以每年造林两万亩的速度,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绿色屏障。这道绿色屏障不断扩大,竟然将沙漠逼退了20多公里,将沙进人退的局面改造成了人进沙退,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