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哟!穷人命苦,有钱人心狠……”读完茅盾先生的《林家铺子》,我仿佛听到发了疯的张寡妇,面对那个无情的世界,发出的声声血泪控诉。
淞沪抗战时期,社会动荡、经济崩溃,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就连曾经相对富庶的江南农村,也呈现一片萧条景象。茅盾先生目睹这一切,创作了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小说讲述的是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苦苦挣扎,还是在黑势力盘剥下破产的故事。
主人公林老板经营着一家小店铺,他吃苦耐劳,熟谙生意经,虽身处困境,仍不折不挠,在夹缝里求生存。为了营生,他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一元店”“大放盘””大廉价照码九折”……凡是能想到的办法,他无不努力一试。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商会会长的勒索、地下钱庄的逼迫、竞争对手的陷害……都给他以沉重打击,林家铺子仿佛一只飘摇的小船,在汪洋大海中漂荡,在惊涛骇浪间颠簸,等待它的,只能是倾覆的命运。
茅盾先生曾说:“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绝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势力的压迫,犹如一座座大山,压在人民头上。作为当时民族工商业一员的林家铺子,它的命运,实质就是社会、民族的命运;它的倒闭,绝不是偶然,而是那个时期的缩影,是时代的悲剧。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那段黑暗的日子,那段屈辱的岁月,已离我们远去,但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时刻牢记:只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能带来人民的幸福。让我们勿忘过去、珍惜眼前、奋发图强,让林家铺子式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林家铺子》精彩章节
这一夜,林家三口儿都没有好生睡觉。明天一早林先生还得起来做生意,在一夜的转侧愁思中,他偶尔听得屋面上一声响,心就卜卜地跳,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然而定了神仔细想起来,自家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又没犯法,只要生意好,不欠人家的钱,难道好无端生事,白诈他不成?而他的生意呢,眼前分明有一线生机。生了个女儿长的还端正,却又要招祸!早些定了亲,也许不会出这岔子?——商会长是不是肯真心帮忙呢,只有恳求他设法——可是林大娘又在打呃了,咳,她这病!
天刚发白,林先生就起身,眼圈儿有点红肿,头里发昏。可是他不能不打起精神招呼生意。铺面上靠寿生一个到底不行,这小伙子近几天来也就累得够了。
林先生坐在账台里,心总不定。生意虽然好,他却时时浑身的肉发抖。看见面生的大汉子上来买东西,他就疑惑是卜局长派来的人,来侦察他,来寻事;他的心直跳得发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