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金砖国家历史性大“扩员”

王兴亚

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至此,金砖国家由原来的5国扩大为11国,实现历史性大“扩员”。

“金砖国家”的由来。“金砖四国”特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等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因这四国国名英文首字母组成的“BRIC”与英语单词砖(Brick)读音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揭开金砖国家合作序幕的是2006年四国外长会,正式启动四国合作机制的是2009年6月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的首次会晤。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行列,金砖四国改名为金砖国家,英文名称为“BRICS”。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共举行15次会晤、9次非正式会晤。

“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金砖国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17年来,已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部长级会议为支撑,在经贸、财金、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卫生、智库、友城等数十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金砖国家设立了新开发银行并于2015年7月在上海正式开业。金砖国家合作的影响已经超越5国范畴,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金砖国家合作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可,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金砖+”合作机制与金砖国家“扩员”。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厦门举行,会上我国提出“金砖+”合作机制概念,意在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融入金砖合作敞开大门。2022年6月2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举行,5国领导人同意,在更多层级、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开展“金砖+”合作,积极推进金砖扩员进程。至南非领导人会晤前,共有40多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其中有23个国家正式提出加入申请。金砖国家迎来“扩员元年”,给金砖合作机制注入新活力,进一步壮大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金砖国家”扩员意义深远。这次扩员,不仅是金砖国家数量的增加,更是新兴发展中国家间合作的升级。一方面将继续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扩员后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GDP的比重将从25.77%增加到28.99%。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2年金砖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1.5%,超过七国集团(G7)的30.7%,预计到2025年,两者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将改变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正如王毅外长所指出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南非会晤并迈出扩员历史性步伐,明确发出了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携手前进的响亮声音,增强了全球南方国家联合自强的信心和底气,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稳定、向善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作者系省委研究室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