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尔 雅 配图 于 寒
“狡兔三窟”的故事,出自《战国策》。故事讲的是齐国孟尝君有个叫冯谖的食客,为了帮孟尝君赢得民心,一把火烧光了百姓欠账的债条。他解释说:“狡猾的兔子有了多个洞,才能免于一死,你现在才有了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后来,冯谖又为孟尝君连施妙计,开了另外几个“洞”,帮助孟尝君多次平安躲过灾祸。“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就是指狡猾的兔子有多个洞穴,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
兔子是一种胆小的动物,在掘洞做窝时,除了会留几个较大的“前门”,还会留几个“后门”,一旦“前门”被堵,便从“后门”出逃。
兔子多的地方,到处都是洞穴,出口间通过地道相连接,四通八达,形成一个“兔子村”。兔子进洞前,会左顾右盼,确信后面没有天敌尾随,才会钻入洞中。兔子常把洞口开在大树底下或者灌木丛中,以便用树木、草丛掩蔽洞口。若发现天敌进入洞口,便从地道的其它出口逃出。
据报道,有人曾发现在一个兔巢中居住了四百多只野兔,巢穴的出口达到惊人的两千多个。这些野兔从任何一个洞口进洞,都可以到达自己的家。如遇外敌追踪,它可以左拐右拐,迅速钻进洞中,把追赶的敌人搞得晕头转向。兔子的机敏性、狡猾性,远不是“狡兔三窟”形容的这么简单。
“狡兔三窟”本是兔子对付天敌、谋求生存的本能,但其中的道理却广泛地被人类所运用。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都会看到“狡兔三窟”式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