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心猿意马:守住本心方成正果

刘玉凯

“心猿”“意马”最初是道教修炼心性的专用语,指人的心思欲望,如同猿猴攀援蹦跳,躁动不安,又似野马奔跑起来,控制不住。儒家也注重心性修养,孔子强调“思无邪”,孟子提出“存心养性”。

在中国文化中,“心猿意马”的内涵非常丰富,在儒、释、道的解说中有很多共通之处:使心猿归正,意马收缰,控制妄念,方可保持人的本性,守住本心。

“心猿”“意马”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也有出现。小说中,“心猿”“意马”除了指孙悟空和白龙马之外,还代表人的妄念和臆想。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凡夫的无约束的放纵,他否定一切秩序和法规,后来“五行山下定心猿”,取经路上途经八十一难,漫长又艰难的磨练,使他消除凡心俗谛,收束放纵之心,最终修成正果。

到了宋代,有很多词曲作家使用“心猿意马”,差不多都是说人的心境像猿攀援不静,像马腾跃不停。这个意思在元代之后的文学作品中得到更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