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琳 通讯员 陶欣慧 李祥娣
“‘蛟龙’号为什么长得像一条大鲨鱼?”“这艘船上为什么有个梯形的大箱子?”走进江苏科技大学船舶文化馆,镇江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被馆中一个个“高端定制版”的船模所吸引,不断向讲解员提问。
“这就是‘蛟龙号’?新闻上说它能下潜到7000多米的深海呢。”船舶模型馆中,“蛟龙号”是个“显眼包”。五(12)班牛禹森和小伙伴们围着模型,仔细观察,交头接耳。他们从讲解员那里了解到,“蛟龙号”是中国首台完全自主设计和集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已经完成了300次下潜任务,累计搭载900人次。“蛟龙”号的辉煌成就让牛禹森深切感受到祖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他立志长大后要成为船舶工程师,为探索海洋贡献力量。
船舶文化馆有古船区、民船区等五个展区,展示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令五(12)班崔宝元印象最深的是民船区中17.4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船(LNG船)模型。只见大大的甲板上有一个梯形的大箱子,“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大冰箱’,可以装下满足700万个家庭一个月所需的液化天然气!”LNG船要在常温常压下运输-163℃的液化天然气,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曾被日本和韩国垄断。面对挑战,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生产主管何江华勇挑重担,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从无到有,在最短时间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讲解员告诉同学们,在攻克LNG船三大难点之一的蒸汽动力系统时,何江华与其他三位战友进行了无数次的严密排查和试验,确保调试工作安全进行。从何江华身上,崔宝元看到了勇于挑战、敢于创新、身先士卒的精神。“造出厉害的大船,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更离不开勇于担当的优秀人才。我们要以何江华为榜样,从小练就过硬本领,长大挑起属于我们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