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红领巾”宣传家乡文化

本报记者 朱 雯 通讯员 张海涛

“你知道唐朝的货币什么样吗?请跟我去一探究竟吧!”节假日,兴化市博物馆里活跃着一群少先队员,他们身着红马甲,佩戴扩音器,用稚嫩的童声向南来北往的游客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他们是来自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

六(5)班曹芸熙正声情并茂地讲解家乡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唐代船形银锭,面对游客的提问,已当了一年多讲解员的她一一解答。去年,学校联合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兴化市博物馆招募红领巾讲解员,在老师的鼓励下,曹芸熙主动报了名。为了顺利通过“竞聘”,她和妈妈一边上网查资料学习,一边到博物馆实地参观。一开始,她也很好奇,为什么展柜里这五块看似毫不起眼的“黑块头”能被称作“镇馆之宝”,听了讲解,她才知道这些竟是唐朝时的货币,“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古人用金银元宝买东西,其实在唐朝时,人们使用的大额货币并不是元宝而是银锭,银锭就是这样的船形。”

曹芸熙了解得越多越感兴趣,在通过面试后的岗前培训中,她听得特别仔细,练得格外认真。讲解稿里关于“镇馆之宝”的介绍中有不少“铤”“铭文”等生僻、难懂的字眼,她背的时候经常卡壳。于是她和队员们互帮互助,查找读音、详细了解货币的历史,打败这些拦路虎的同时,她还发现“博物馆收藏的银锭见证了晚唐时期家乡经济文化的繁荣”。

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红领巾讲解员们上岗了。“第一次面对游客,我太紧张了,说到一半竟然忘词了,他们没有嘲笑我,而是为我鼓起了掌。”回想起第一次讲解的经历,六(7)班丁妤楠满是感动。从那以后,她不仅更加认真准备讲稿,还在解说中加入一些自己的创意。在介绍家乡名人郑板桥时,她还会即兴唱两句《板桥道情》,“郑板桥除了笔墨才华,音乐造诣也极高,他创作的淮扬小调《板桥道情》曾风靡一时。”每讲一次郑板桥的故事,丁妤楠就越能感受到这位家乡才子的“全能”, “我也要好好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做一名优秀的小讲解员,为家乡旅游事业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