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朝阳中学教师 袁佳琦
同学们,因为台风“贝碧嘉”,今年的中秋节江浙沪地区部分市民出行受阻,纷纷抱怨“节味”被卷走不少。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近年来,不少人将传统节日简单地与放假旅行划上等号,反倒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内涵。那么当代青少年该如何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知识的学习。开学以来,在为七年级同学准备历史课的过程中,我再一次被中华文明深深震撼——我们中国是带着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年文明史走向世界的。从“满天星斗”的文明起源,到“多元一体”的开放包容,中华儿女唯有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筑牢民族自信,方可在时代浪潮中坚定不移地守护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具有超凡生命力的密码在于持续不断的文化创新。今年夏天,“风雅宋境”在常州火爆出圈,“青果物华集”成为夜游顶流,更有大庙弄、三堡街等文旅打卡点将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年轻人生活方式相结合,以沉浸式戏剧、夜市等形式让老城厢焕发了新活力。以上例子无一不证明,唯有与时俱进,传统文化方可与当代人民产生情感共振,从而续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践行息息相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脱离人民群众谈文化传承无异于纸上谈兵。中秋小长假三天,很多人严阵以待,全力迎战台风“贝碧嘉”:夜色深处,有顶着风暴逆向前进的救援车;瓢泼大雨中,有凭一己之力挪开挡路树枝的热心市民……正是在民族精神一次又一次的践行中,民族文化才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中秋节当日,“超级月亮”与满月六十年一遇,风雨狼藉在皎皎月华下荡然无存。我想,虽历经坎坷,这一轮满月终究是没有迟到,它映照千秋,绵延万里,传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