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玫莹
通讯员 胡玉宝 张宏炎 孙倩霞
最美人间四月天,最是读书好时节!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就要到了,许多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已经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序幕:阅读地方绘本,了解家乡文化;开展亲子共读,和父母一起畅游书海;争做小小“讲书人”,推荐好书、分享读书心得……让我们走进校园,和同学们一起沐浴春光,共赴一场阅读的盛宴。
“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我近期读到的好书……”在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开展的“我是小小讲书人”四年级专场活动中,10名小“讲书人”先后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宝藏书籍”和阅读心得。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四(4)班吕思堯向同学们推荐了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火印》。书中的“雪儿”是一匹战马,它被烙上火印、被迫参战,这让吕思堯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书中写道,‘马不会说话,但它的眼睛能记住一切’,这让我感到战争给所有生命都带来了伤害,也更让我懂得和平的珍贵。”阅读这本书,也引发了吕思堯对家乡南通红色历史的兴趣。她和父母一起参观了南通反“清乡”斗争纪念馆,聆听了“消息树”传递情报、“火烧竹篱笆”等家乡红色故事。这让她在“小小讲书人”活动中有感而发:“我们应该传承抗战精神,努力学习,用知识和科技捍卫祖国的和平。”
作为地道的泰州娃和“小书虫”,泰州医药城实验小学四(2)班冯诗童最喜欢读书节的“泰好读”绘本漂流活动,“‘泰好读’系列绘本带我了解了家乡的许多特色文化!”《梅园学戏》让冯诗童了解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童年故事;《向着大海出发》讲述了泰州作为中国海军诞生地的历史;冯诗童最喜欢的《皮包水 水包皮》一书带她领略了家乡的早茶和泡澡的“慢文化”,“绘本中诱人的蟹黄汤包勾起了我的‘馋虫’,让我也去‘线下’品尝了美味的蟹黄汤包”。
在引导同学们阅读的同时,许多学校还鼓励大家动手创作,一位位“小作家”“小诗人”在校园里诞生。“校园春色悄然绽,繁花点点映笑颜。风里芬芳梦也甜。”……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带领同学们以诗咏春,同学们创作的一首首三行诗“圈粉”无数。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开展“蕊春读书节——童谣我来创”活动,六(6)班易梓瑜通过“小草”“小鸟”和“祖国”的视角展现了自己对“新生”的理解;六(6)班姜苏则觉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阅读给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除了在校园里品味书香,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还让书香飘进了家里。在“蕊春读书节”启动仪式上,通州区实验小学二(3)班张皓博和外婆一起,向大家推荐了《长征路上的红小丫》一书,展现了一家三代浸润书香的家庭氛围。读书节期间,泰州医药城实验小学四(6)班顾伊一和妈妈一起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为什么好人也会遭遇不幸?小偷偷钱是为了给弟弟读书,这到底是对是错?……当她产生困惑时,妈妈耐心地向她介绍了书中描绘的时代背景,不仅提高了顾伊一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还拉近了母女俩之间的距离。开展亲子共读两年来,顾伊一和妈妈读了近30本文学名著,养成了定量阅读、写读书笔记等阅读习惯。而学校开展的“家长大学”亲子共读活动,也让顾伊一的妈妈获益匪浅,“让书香浸润童年,我和孩子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