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绳”采飞扬,汇成流动的彩虹

本报记者 李 彤  通讯员 惠毅晴 杜玉银

夕阳将最后一抹金辉洒在沿湖学校的操场上,二十余条彩绳在光影中翻飞,编织成流动的彩虹。下午四时,徐州市铜山区沿湖学校跳绳社团的孩子们总会准时出现在这片跃动的天地,绳影与人影交错间,谱写着属于他们的快乐乐章。

“注意手腕发力,保持呼吸节奏!”冒怀忠老师穿梭在方阵中,声音清亮。作为跳绳社团的指导老师,他始终保持着和孩子们同步的活力,在他的指导下,学校的跳绳活动将体能训练、花样技巧与音乐律动完美融合,让简单的跳绳运动焕发出新的魅力。

训练场上,低年级的“萌芽组”正练习基础单摇,随着《少年》的旋律进行节奏训练;高年级的同学们已能娴熟地完成车轮跳、交互绳等组合动作。沿湖学校的跳绳是一项普及性运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绝活,而社团更是高手云集之地。在冒老师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孩子们从笨拙到灵动的蜕变:去年只能连跳3个的小胖子,如今已是能完成三摇跳的“跳绳小王子”,而跳绳社团的高手们则展示着各种高难度的极限表演。

在外校交流参观的老师们面前,跳绳社团的同学们表演着各种花式跳绳。单摇、正双摇、倒双摇、双摇挽花、二龙戏珠、十字开花倒双摇挽花……“刚开始总被绳子打到腿,现在我能闭着眼睛跳双摇。”五(3)班李梦瑶擦拭着额头的汗珠,马尾辫随着笑声轻颤。这个曾经体质较差的女孩,在参加跳绳社团坚持跳绳三年后不仅练出强健体魄和身体协调性,更在2024年江苏省跳绳锦标赛系列赛(徐州站)上夺得花样跳绳金牌。

冒老师说:“‘双减’政策下,我们要让运动真正走进孩子心里。”每当大课间音乐响起,孩子们挥舞跳绳,上下左右前后变换起跳,他们在绳中穿梭、嬉戏,在音乐中欢快地跳动,如同空中跳跃的小精灵。

暮色渐浓,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孩子们收绳时动作整齐划一,彩绳在收纳箱里盘成绽放的花朵。